劉均勇介紹,當前正是“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河南等地近日出現了極端暴雨天氣,造成部分地區農業受災嚴重,目前各項抗災救災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多措并舉恢復災后農業生產
將損失降到最低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農作物受災1450萬畝,成災940萬畝、絕收550萬畝。受災區主要集中在新鄉、周口、開封、安陽、焦作、鶴壁、鄭州等地,受災作物主要是秋糧作物,玉米、花生和大豆,由于部分地區的河道水位還很高,農田排水困難,災情還在發展。
潘文博介紹,災情發生后,中央財政先后兩批次下撥了1億元的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協調金融機構給予受災農戶免息貸款,支持河南災后恢復生產。農業農村部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實地了解災情,與氣象部門實時會商,組織專家根據災區的生產實際制定了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抗洪澇促生長以及病蟲防治技術指導意見,編制了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手冊,派出4個救災專家組蹲點包片指導重災地市搞好災后生產恢復,做到積水不排完、生產不恢復、專家組不撤回。
潘文博介紹,由于農田積水面積比較大,積水時間又比較長,作物的抗逆性下降。為此,農業農村部動員全國農業農村部門支持河南搶排農田積水,先期已經調運了2000臺抽水設施支援災區,組織農機作業服務隊抓緊搶排田間積水,加快修復水毀農田,并調集100臺無人機組成50個作業小分隊,開展災后施肥打藥作業服務,幫助災區噴施葉面肥、殺蟲劑、殺菌劑等,增強作物抗性,抑制病蟲害發生,促進作物盡快恢復生長,并組織農資生產企業捐贈了一批化肥和農藥,支持災后田間管理。此外,調用國家救災儲備種子,協調16省的種子企業捐贈救災種子,可滿足500萬畝災后改種補種。
目前,已排出農田積水1190萬畝,改種補種15萬畝,災后病蟲防控240萬畝,追施肥100多萬畝。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組織專業力量投入災后生產恢復,抓緊改種補種,增加產量和收入,加強病蟲防控,做好指導幫扶,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農業農村部4個救災專家組將在河南繼續開展技術指導服務,近期又增派了20個專家小分隊,分赴受災重點縣,帶技術、帶物資,指導農民生產自救,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潘文博說。
糧食價格未出現明顯波動
市場運行仍保持基本穩定
河南是我國冬小麥和夏玉米主產區,這次局部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后,我國糧食市場運行是否會受到不利影響?唐珂介紹,從監測情況看,我國糧食價格沒有出現明顯波動,市場運行仍保持基本穩定。其中,小麥市場購銷總體正常,價格繼續呈穩中偏弱趨勢。
和往年一樣,6月底前后河南的小麥已經基本收獲完畢。由于今年小麥單產高、品質好,市場購銷活躍,開秤初期收購價每斤普遍比去年高1角錢左右,之后隨著上市量的增加,農戶售糧進度加快,市場收購價穩中略跌。這次鄭州、新鄉等地發生強降雨災害之后,部分農戶和貿易商手中的糧食保管難度加大,售糧意愿加強,導致小麥價格繼續走弱,但跌幅不明顯。國際市場近期也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總體仍然是高位震蕩回落的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高溫多雨,糧食不好保管,當前又處于面粉需求淡季,低品質小麥價格可能會持續走弱,提醒受災地區的部分手中仍然有余糧的農戶和貿易商要做好科學儲糧,及時有序售糧,防止糧食受潮霉變和價格下跌帶來損失。”唐珂說。
潘文博表示,總體看,盡管今年局部地區農業災情較重,但全國范圍內還是相對較輕。據農情調度,1-7月全國農作物累計受災6300多萬畝,比去年同期少9000多萬畝,比近5年同期少1.2億畝。從受災的面積來看,也少于去年同期。“河南的糧食作物受災1000多萬畝,主要在蓄滯洪區。河南秋糧面積有7500多萬畝,沒有受災的還有6000多萬畝,而且長勢好于常年。沒有受災的區域,如果后期沒有大范圍災害,田間管理措施到位,有望通過無災區的好形勢來彌補災區的部分損失。”
從全國來看,目前雙季晚稻栽插已基本進入尾聲,秋糧的播種面積基本落地。預計今年秋糧面積12.9億畝以上,比去年有所增加,特別是玉米面積增加較多。現在看,除河南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災害發生程度輕于上年,秋糧長勢較好,奪取豐收有基礎。
全國畜牧業生產秩序總體正常
“菜籃子”產品量足價穩
近期,河南等地發生洪澇、臺風等災害,局部地區畜牧業的損失很重。據調度,截至7月29日,全國有1.5萬養殖場戶受災,倒塌損毀的圈舍427.6萬平方米,死亡生豬24.8萬頭、大牲畜和羊4.5萬頭(只)、家禽644.6萬羽,直接經濟損失22.5億元。
楊振海表示,從全國面上看,畜牧業生產秩序總體正常,洪澇災害對全國畜產品生產影響是有限的。比如,生豬死亡24.8萬頭,與全國6月末生豬存欄4.39億頭相比較,占比很小。據監測,近期全國畜禽養殖和出欄上市總體保持正常,豬肉市場價格比較平穩。與災情發生前相比,近期,禽肉、禽蛋和牛羊肉價格略有上漲,總體平穩。
楊振海介紹,為保障畜產品穩定供應,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強化三項措施:一是鞏固生豬生產恢復成果。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壓實地方穩產保供責任,穩定并落實用地、環保、財政、金融等政策,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穩定養殖信心,防止生產出現大的起伏。二是加強災后生產技術指導。制定畜牧業恢復發展工作方案,細化種、料、病、管各環節的針對性措施等。三是強化災后生產恢復支持。主動對接畜禽養殖保險承保機構,抓緊開展定損理賠,減輕養殖場戶的損失等。
為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農業農村部緊急向河南等地調撥動物防疫應急物資,組織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獸藥協會倡議獸藥企業向河南省捐贈防疫物資,特別是消殺用品,支持地方做好防疫工作。截至目前,已經有85家獸藥企業捐贈了獸用疫苗監測試劑盒、消毒劑、防護服和口罩等防疫物資,共計1625萬元。此外,組織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對于抗體水平比較低、低于70%的畜禽及時開展補免;加強動物疫病監測,早發現、早處置,堅決防止動物疫情擴散蔓延;指導養殖場戶加強畜禽飼養管理,提高健康水平和抗病力,減少畜禽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