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里的老百姓主要種植青稞等傳統農業作物,青稞一畝產量150公斤左右,收入也就500元到600元,村民要維持基本生活還需外出打工。”在園區上班的工人青措說道。
2019年,道孚縣經過多方實地調研,決定在八美鎮和泰寧鎮為中心打造美德蔬菜現代農業園區,引進13家農業企業入駐,以每年每畝520元的價格流轉1.1萬畝土地。
園區種植蔬菜以高原天然萵筍、土豆為主,其中鴻運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的三青萵筍,以每公斤2.4元的價格遠銷成都、重慶、上海、廣州等地,成為增收保障。
修建的冷藏庫
經過兩年發展,目前美德蔬菜現代農業園區單位土地生產效益達到每年每畝2492元,超過當地土地生產效益兩倍以上。不僅如此,園區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成功將當地勞動力從傳統種植中解放,村民在當“出租方”收租金的同時到園區打工。“農忙季園區在當地要招聘600—700人幫忙,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淡季時,也至少有80名村民在此打工。”園區管委會主任余小波舉例,2019年,泰寧鎮先鋒村村民就在園區掙到務工費120萬元。
通過土地流轉種植綠色蔬菜的方式,村民實現“家門口”掙錢,實實在在看到了致富新希望。
為更優質地發展現代農業,園區配備了加工車間,農特產品可機械化篩選、分揀、打捆裝箱。同時還修建了11間冷藏庫,一次性儲存量800噸,開辟了冷鏈物流,目前運輸各類蔬菜已達8000余噸。
園區主打蔬菜“三青萵筍”
除此之外,泰寧鎮街村成立了合作社,依托美德蔬菜現代農業園區創建三青萵筍試驗基地,目前正在加緊實驗研究,準備打造三青萵筍“升級版”。待試驗成功后將在全村推廣,帶動周邊更多村民實現自種自銷。
“街村合作社建立試驗基地,帶領當地群眾積極探索一條自主播種、采摘、售賣的致富路子,讓村民即學技術又增收,鄉村振興路上打響頭炮。”街村支部副書記格絨洛珠表示。
美德蔬菜現代農業園區
“按照道孚縣‘十四五’農業發展的規劃,園區將繼續堅持以‘完善、壯大、探索、提升’為導向,科學地解決好一產過量化和長時化的問題,力求在軟硬件、產品產銷以及品質規格上實現提升,打造出更多現代農業模板,讓新興農業在道孚拓展開,帶動更多老百姓致富增收。”余小波滿懷信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