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核黃皮是嶺南獨有的地方名優水果,具有特殊的藥用保健價值,唯有在郁南種植品質最佳。
近年來,郁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及食品安全工作,把建設農業大數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完善農產品安全溯源體系,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并列入縣重點工作。
郁南當地農戶正在介紹郁南無核黃皮基地
建立大數據平臺,打造無核黃皮支柱產業
2016年,郁南政府引入大氣候數字化技術,通過物聯網技術、農業大數據平臺對上萬畝無核黃皮基地進行數字化改造,并以“可視化溯源”作為市場切入和鏈接點,將郁南無核黃皮從傳統批發市場幾塊一斤的藥材原材料,打造成優質產區幾十塊一斤的特產水果,并完成自產自銷,縮短流通周期,降低損耗,保證了產地可靠性和安全性。郁南也因此從一個貧困縣變成為了知名的黃皮水果優質產區,當地農民收入水平直線提升。
2017年,云浮政府聯合大氣候集團打造出具有創新性的“互聯網+現代農業”的“云浮模式”,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在云浮市郁南縣自主建設廣東省第一個地方三農大數據服務平臺,成為全國農業信息化工程的應用典范。
在農戶主動參與,積極主導的情況下,郁南縣已經形成了以無核黃皮為產業龍頭的縣域品牌布局,并在近年得到良好穩定的發展。
目前,郁南全縣無核黃皮種植面積15萬畝,投產面積12.3萬畝,年產量約6.8萬噸,整個產業產值約30億元,區域品牌價值44.6億元,成為郁南縣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業增效、增收的特色支柱產業。
打造智慧農業,實現數字化種植管理
讓郁南無核黃皮基地實現“信息的互聯共享”,實現數字化種植管理是大氣候的數字化改造帶來的一大改變。大氣候通過在黃皮基地安裝“農眼”智能監測系統,對無核黃皮基地進行跟蹤記錄,實現對土壤濕度、光照、溫度等農作物生長環境、氣象數據實時監測。并將記錄同步上傳至“氣候云AOS”大數據平臺儲存,經AI大數據分析,為農戶反饋災害預警、病蟲害防治與精準施肥灌溉等信息。
目前,郁南全縣的無核黃皮農場均安裝了農眼智能監測管理系統,年平均化肥用量減少10%,生產成本減少了8%,產量平均提高15%,戶均增收超過4000元。數字化改造讓郁南的農戶真正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區塊鏈品牌溯源,提升產品溢價空間
此外,大氣候物聯網+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的屬性,讓郁南無核黃皮實現了品質和產地源頭可溯,杜絕了“冒牌”產品的產生,也抑制了農民濫用藥劑的動機,從“根”上解決了食品安全的問題,進而提升了郁南無核黃皮的品牌溢價空間。
借助大氣候的可視化溯源技術,并經過全新的品牌打造,郁南無核黃皮真正實現了“原產地特色農產品,一站式直達餐桌”,特級果最高價賣到30元/斤,遠遠高于其他產地黃皮的價格,珍稀價值更為凸顯。
大氣候營銷團隊查看郁南無核黃皮的品質
個性化品牌打造,嚴控品質論“個”賣
在規范郁南無核黃皮、通門番石榴、龍眼等經濟作物的精準種植標準,陸續對其農事標準、采收標準、加工包裝標準進行數字化規范后,大氣候率先在郁南進行個性化品牌打造與營銷服務。
在2017年郁南無核黃皮節上,大氣候推出2000件無核黃皮嘉賓禮盒,以每顆16克,每盒12顆的標準進行分揀包裝,真正做到了“嚴控品質論個賣,綠色溯源分盒裝”,全新塑造了郁南無核黃皮的高端品牌形象。
目前,隨著郁南無核黃皮逐漸上市,大氣候也開啟了全渠道預售,以銷定產,提前計劃資源,為農戶解決銷路問題。并采用綠色溯源、單果分裝的禮盒標準,產地直發,全程冷鏈配送,充分保證果品的新鮮程度。
以“小特產”推動產業“大變化”,郁南縣在大氣候數字化加持下,整合縣域產業帶資源,將傳統黃皮果園打造成為高產值現代化果園,讓智能裝備與信息技術為黃皮種植全面賦能,帶動黃皮產業帶建設,完成自產自銷,切實為農戶實現了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