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舞鋼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工人路俊霞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從古至今,人們對美麗鄉村都有著相同的期盼與向往。走進新時代,建設景色秀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
抓好鄉村環境整治
我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地區的領導對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的內涵仍認識不到位,對如何做好鄉村生態保護修復缺乏深入理解,對鄉村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綠色動能的思路還不夠明晰。我認為,需要有效統籌農村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作為一名環衛工人,我對于生態環境問題自然多一份關注。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我提交了關于助力鄉村振興抓好鄉村環境保護和環境整治的建議。
我建議做好“四個結合”:首先,將環境保護和環境整治與拆違治亂工作相結合,開展拆除違建專項清理行動,依法收回農戶超占公共用地,對亂搭亂建的違章建筑和房前房后的雜物進行集中清理;其次,建議將環境保護和環境整治與移風易俗相結合,將培育鄉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農村環境衛生等要求納入村規民約,鼓勵群眾自覺講衛生,明確群眾維護公共環境衛生的責任,提升主人翁意識;再次,建議將增強群眾文明衛生意識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培養農民良好的衛生習慣,推行群眾自治,以群眾監督群眾,以群眾發動群眾,提高群眾對環境保護的參與意識;最后,建議將環境保護和環境整治與環境保護法宣傳相結合,積極加強環境保護法的普及宣傳,提升群眾的環保意識和守法意識,利用公益性崗位機制實現環境衛生管理機制的常態化和規范化,提升環境治理水平,增強群眾的幸福感與滿意度。
守護生態環境檢察機關有作為
我通過調研了解到,平頂山市檢察機關在守護良好生態環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0年,舞鋼市檢察院圍繞《舞鋼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實施方案》,開展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專項監督活動。專項活動中,該院對13個重點鄉(鎮)、街道辦轄區內農村生活垃圾隨意傾倒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部分村莊存在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垃圾清運不及時等問題。
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35處生活垃圾亂倒污染環境問題,該院分別向各鄉(鎮)、街道辦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對隨意堆放生活垃圾、垃圾清運不及時的問題履行管理職責,對轄區內村莊垃圾清運工作進行排查整治,做好農村垃圾治理,美化人居環境。各鄉(鎮)、街道辦收到檢察建議后非常重視,進行積極整改。其中,紅山街道共組織環衛工23人對各村的主干道進行日常保潔,確保垃圾日產日清,不落地;礦建街道成立督查組,由分管領導帶隊對各村、社區垃圾清理情況進行督查,工作進展緩慢的進行現場提醒并予以通報批評,特別遲緩的追究村書記、主任責任。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司法機關,以辦案推動鄉村環境衛生的保護與整治,成效明顯。此外,通過打擊非法狩獵、非法捕撈、非法采礦、非法占用耕地、濫伐林木等犯罪,為保護鄉村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鄉村振興非一日之功
如何更好促進鄉村振興,我建議檢察機關在以下三個方面繼續發力。
第一,進一步加強法治宣講進鄉村工作。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首先依靠村民自覺守護,讓村民認識其中的重要性。多年來,檢察機關開展的送法進鄉村活動深受群眾歡迎,檢察官帶來的法治宣講、說唱、戲曲、情景劇、以案釋法等普法活動接地氣,群眾喜歡看、易接受、效果好,對提升村民環保意識很有幫助。
第二,進一步加強鄉村環境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鄉村環境治理牽涉面廣、難度大,要繼續加大公益訴訟案件公開聽證工作力度,通過公開聽、大家評、公正議,調動各相關職能部門合力守護美麗鄉村。
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工作中,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找出癥結、有的放矢提出整改方案,通過檢察建議推動很多問題的解決。用好檢察建議這一“法寶”,并進一步提升其剛性和針對性,跟蹤監督責任部門依法履職、整改問題、堵塞漏洞、建章立制,促進鄉村環境治理常態化、規范化。很多河流、湖泊都流經鄉村,要進一步完善“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重點向鄉村地區下沉,強化督導,持續提升農村地區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第三,進一步加強鄉村綜合治理幫扶共建工作。我了解到,檢察機關在以往的工作中,通過駐村幫扶、黨支部共建、組建涉農檢察服務工作隊等形式,積極參與鄉村綜合治理建設與發展,將鄉村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綠色動能。要繼續加大幫扶共建工作力度,可以通過現代數字化方式搭建“檢農一家親”橋梁,通過無縫溝通傾心幫扶,引領村民從守護鄉村生態優勢、資源優勢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經濟優勢,自覺守護、愛護這份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