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謝是奉新縣赤田鎮羅塘村大學生專職村干謝達鳳。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宜春市千名大學生專職村干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主動投身基層建設,靠前服務群眾,立足崗位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從嚴管理彰顯初心
“下雨天依然跟隨書記入戶走訪,幫6位行動不便的老人代繳了醫保。到目前,全村繳費人數已達到85%,繼續努力,爭取參保比例早日達到100%......”結束了忙碌的一天,銅鼓縣港口鄉大學生專職村干蘭夢婷在辦公桌前認真記錄著當天的工作情況。厚厚的《工作日志》,每頁紙上都詳盡地注明了走訪群眾的情況、發現的問題及想法等內容。“這個日志我管它叫‘基層365’,它既是組織交代給我們的任務,更是我在農村的‘成長紀念冊’。”每天寫工作日志,已經成為蘭夢婷的習慣。
為引導大學生專職村干功夫下在平時,用實干扎根基層,宜春市堅持以制度管人,下發《關于實施“五統三強”規范大學生專職村干(黨建宣傳信息員)選聘與考核管理的通知》,規范大學生專職村干日常管理和培養。實行“雙考核”,即年度考核和期滿考核。其中,日常考核占年度考核總分的60%。制定日常考核量化評分細則,細化為黨建基礎業務、日常工作成效、個人成長進步等5個方面20類小項,按百分制計算。落實“傳幫帶”,實行分片管理,建立“3+1”結對幫帶制度,明確一名掛村領導、一名村黨組織書記和駐村干部與大學生專職村干結對,3名“輔導員”手把手“傳經授道”,讓大學生專職村干在實踐歷練中增長為民辦實事的本領。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招聘千名大學生專職村干到村工作,是我市吸引高校畢業生向基層回流的首次嘗試和探索。如何選好、管好、用好這批人,對于推進鄉村振興至關重要,所以我們通過建章立制的方式,讓這支隊伍活起來、跑起來。”宜春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科長武小從說。
幫扶村民各顯神通
“以前想理發,只能拿個剪刀隨便一剪,現在好了,群丫頭上門幫我理,真是比親閨女還親。”了解到村里很多老人、殘疾人因行動不便難以出門理發,豐城市石灘鎮南湖村大學生專職村干譚廣群便利用空暇時間上門服務,目前已為8位老人免費理發。“能用自己的手藝幫到村里的老人,我很樂意。”譚廣群表示,免費理發會一直堅持下去。
萬載縣白水鄉槽嶺村大學生專職村干鐘凱微平日里喜歡拍視頻,到村不久后,他依托槽嶺村是全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瀏萬邊特別支部誕生地、“三館一碑一小道”紅色名村的資源優勢,拍攝成視頻,隨后視頻被新華網、學習強國江西學習平臺等多家媒體轉載,吸引30余個基層黨組織2000余人到槽嶺參觀學習,體驗越野俱樂部等,讓“黨建+紅色旅游”的發展路子越走越寬。
高安市136名大學生專職村干組建23個“為民紓困”小分隊,通過上面對面慰問、一對一指導、點對點幫扶等方式,為困難黨員、英烈后代、困難群眾等排憂解難,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黨的關懷和溫暖落到實處。目前,大學生專職村干“為民紓困”小分隊走訪慰問困難群眾820余人次,指導困難群眾群眾春耕備耕260余場次,解決實際問題167個。
這些都是宜春市大學生專職村干幫扶村民的一個縮影。為打造親民隊伍,宜春市為每名大學生專職村干建立成長檔案,配發《工作日志》,要求每天記錄工作情況,每周辦一件民生實事,每月一次工作小結,鄉鎮(街道)領導每季度聽取一次匯報,縣(市、區)委組織部不定時抽查,既讓大學生專職村干掌握自身的工作職責和為民服務的內涵,又多維度掌握大學生專職村干在基層的履職情況。4月25日,上高縣10余名大學生專職村干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春耕春播、春茶采摘等“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
為民辦事撐起一片天
“村里來了位年輕的書記,還是大學生,做事充滿干勁、雷厲風行,希望能給村里帶來一些變化……”今年1月,隨著黨支部換屆選舉結束,黨員群眾開始紛紛議論這位上崗不久的年輕黨支部書記,他就是靖安縣雷公尖鄉三櫪村大學生專職村干雷浪。
雷公尖鄉三櫪村,是個經濟薄弱村。原任村書記年歲已高,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接班人,被鄉里定為換屆難點村。初到村里的大學生專職村干雷浪,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主動請纓擔任村書記,扛起這副沉甸甸的擔子。為盡快掌握情況,雷浪利用晚上入戶走訪,收集村民意見建議。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制定《三櫪村“十四五”工作打算和2021年工作計劃》,為三櫪村繪制發展藍圖。乘著靖安縣重點推進康養項目的東風,雷浪主動出擊、乘勢而為,積極聯系企業客商洽談中醫藥農產品種植及加工項目,并商議如何讓村民更好的參與其中,促進共同富裕。“村民的收入如果沒有得到提高,那我們的農業振興就是不完整的”,對于未來,雷浪充滿希望。
村(社區)“兩委”換屆以來,大批像雷浪這樣的“新官”主動作為,將惠民實事落到實處。袁州區南廟鎮壩源村黨支部書記易宜琴聽聞村民劉竹蘭因家人身患重病想申請低保,她主動上戶對接,協調申請辦領慢性病證,解決了一大筆醫療費用。春耕春播在即,樟樹市昌傅鎮洛湖村黨支部書記朱斌鋒為解決南浦組村民農業機械出行不便問題,主動找到相關當事人,協商拆除交通要道上的老舊房屋,疏通春耕進村到田“最后一公里”。
由于大學生專職村干表現出色,得到了各級組織部門和村民的一致認可。在村(社區)“兩委”班子換屆時,460人成功進入村“兩委”班子,其中,3人書記主任“一肩挑”,10人當選為副書記,5人當選為副主任,183人當選為其他支委委員,297人當選為其他村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