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更迭背后,是阜陽市“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怎樣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這次掛牌傳遞了新姿態:機構有效銜接,工作壓茬推進,使命傳遞接力。
有效銜接
在全市100.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1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之后,市縣兩級扶貧開發局均重組為鄉村振興局,目的就是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推進鄉村振興中央有部署、阜陽有行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全面布局鄉村振興,明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1個多月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并提出,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
今年3月,根據中央及省決策部署,阜陽市也出臺實施意見,就加快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行了全面部署。
打贏脫貧攻堅戰只是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盡管阜陽市“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來,但也要清醒認識到,要鞏固住來之不易的歷史性成果并非易事,防范返貧致貧的任務繁重,阜陽市仍有不少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他們的發展基礎仍然比較薄弱;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任務繁重,脫貧地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比脫貧攻堅范圍更大、領域更廣、標準更高的任務,前進路上的挑戰比脫貧攻堅更大。
脫貧攻堅難度之大超乎想象。越是脫貧難度大的地方,脫貧之后就越要鞏固脫貧成果,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可以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的優先任務,推進鄉村振興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必然要求。
專門推進
這次掛牌也標志著,鄉村振興這件大事,有了專門機構來主抓,已經從謀劃階段走向全面落地見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需要采取最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因此,阜陽市設立鄉村振興局這一專門機構,承擔這一歷史使命,也展現了阜陽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心。
阜陽市明確,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8個縣市區,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與“十四五”規劃相銜接。用足用活政策,以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提升,努力追趕,實現如期振興。
阜陽要發展,鄉村必振興。阜陽市將根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和經濟發展水平,分類推進鄉村振興。
到2025年,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脫貧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明顯增強,鄉村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分類幫扶長效機制逐步完善,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國農民平均水平。
到2035年,脫貧地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農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接續奮戰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中央明確要全面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推進鄉村振興同樣需要一支過硬隊伍。原扶貧開發局這一機構雖然“功成身退”,但工作人員整體上保持原班人馬接續奮戰。
這也正如中央部署,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保持政策總體穩定。
同時,聚焦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干部人才支持,阜陽市全面啟動了選派干部輪換工作,第八批1591名選派干部目前已全部派駐到村。“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寶貴經驗將繼續發揚光大,轉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工作中形成的組織推動、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協作幫扶、考核督導等工作機制,也將根據實際需要運用到推進鄉村振興,建立健全上下貫通、精準施策、一抓到底的鄉村振興工作體系。
摘掉阜陽市扶貧開發局(原阜陽市扶貧辦)的牌子,是向一個時代的揮手告別,這個1996年就成立的機構圓滿完成歷史使命!
牌子變了,但工作的主戰場沒有變,讓脫貧群眾和全國人民一起向著更美好生活奮斗的目標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