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西蘭花,創業失敗
2008年,小余考上婺城區蔣堂鎮大學生村官,擔任直里村村主任助理。盡管剛剛走上村官崗位,但小余一腔熱情:“我希望利用農村良好資源,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經過仔細分析和考慮,小余決定承包5畝土地開始嘗試種植西蘭花,小余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有關領導的支持。但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小余發現,自己并沒有種植經驗,而且在市場、資金、技術、人員等方面都存在問題。
“于是,我開始向當地的農民學習經驗,第一年小規模種植西蘭花作為嘗試,做村官之前,我做外貿生意一年,存下了兩萬元錢,我準備就用這兩萬元作為投入,希望可以學習一些種植經驗,為以后更好發展打點基礎。”小余說,第一年種植西蘭花,因為沒有技術,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經驗,創業之初考慮問題不全面,導致創業的失敗。
“一開始只考慮能在農村的廣闊天地里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其實我們需要在農村學的東西非常多。”小余說。
啟示:大學生創業之初,不能盲目投資,要根據條件循序漸進,學習創業良好經驗,方能獲得成功。
利用網絡,實現創業夢想
在市區任職的大學生村官小徐在工作之余發現,“自己可以借助網絡,開辦淘寶網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的她從事村官工作后,第一個想法就是如何把自己的專業特長轉換成自己創業的動力,怎樣把信息化的電腦與自己的創業夢想進行結合。2010年,小徐參加了金華團市委組織的創業培訓,這次培訓,使小徐的感觸頗深,培訓結束后,她就開始到義烏考察,決定自己應該賣什么東西。回來以后,小徐就嘗試著利用網絡開辦了淘寶網,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為了能夠辦好淘寶網,提升信譽度和知名度,小徐從提升商品質量開始,在創業初期主要以擴大淘寶網信譽為手段。半年多來,小徐也漸漸有了一定的客戶,盡管現在不能說創業有多成功,但是在這探索的過程中,她正朝著自己的創業方向默默追求著。
啟示:大學生村官見多識廣,與普通的村干部相比,他們的知識面、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都遠遠要高于村干部。他們的思想觀念、經營管理能力正漸漸地改變著農民固有的思想。
因地制宜,挖掘資源優勢
和很多大學生村官一樣,在婺城區莘畈鄉任職的大學生村官小胡,初到農村任職,滿懷抱負,想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婺城的新農村建設作出一點小貢獻,為新農村建設做一點實事。
“我所在村的農民收入很低,我想著可以搞農家樂,集購物、休閑、農產品種植于一體,帶動全體村民致富。”小胡告訴我們,“在創業之初,我不停地學習,在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幫我解決了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問題。現在,我的農家樂辦得很好!”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農村傳統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正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這是一種符合當地特色的創業項目。
目前,小胡正積極準備通過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項目,針對目前已有的項目進行整合,融休閑、購物、種植于一體,帶動農村經濟的轉變,實現農民增收。
大學生村官黃政云是義烏市城西街道何斯路村黨支部書記助理。這些天,他忙著種植薰衣草。
目前,何斯路村薰衣草種植基地有薰衣草種植園100余畝,已通過大棚培育成活薰衣草苗木10余萬株。這是黃政云聯系浙江大學農科院老師一起研究種植的。“我到何斯路村后,村子定位發展生態旅游,我動了下腦筋,覺得搞一個婚紗拍攝的主題公園挺不錯的。我的想法得到了村兩委的支持。我又到杭州參加了浙江農業產業帶頭人培訓。2009年底,村里蓋了5個大棚。開始扦插薰衣草。一開始是30畝,現在已經達到100多畝。”
黃政云規劃下一步要設立薰衣草初級產品深加工實驗室,建設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條龍的現代農業企業。基地將給全體村民提供無償的薰衣草種植技術,帶動更多村民致富。
啟示:小胡和黃政云的創業成功之處在于積極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開發出一條集旅游、休閑、購物于一體的新型產業鏈,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