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你眼里咱家的小豬都和孩子成一個級別了,我呀,沒地位嘍……”丈夫蔣將開著玩笑說,臉上卻洋溢著幸福。
蔣將和汪洋既是高中同班,也是大學同班,2008年兩人從北京一所高校畢業,經過選拔成為唐河縣首批大學生“村官”。經過一年時間的農村工作鍛煉,他們發現,主動創業更能帶動村民致富,于是決定建一個養豬場。
小兩口籌辦養豬場的想法得到了鄉親們和鎮政府的支持,夫妻二人信心十足地開始了“豬倌之旅”。
首先面對的是資金不足的難題,夫妻倆向父母、親戚朋友借了一部分,妻子汪洋更是把自己的嫁妝全部拿出來,最終籌集資金38萬元。2009年7月,一個承載著兩人希望的小型養豬場建成了。
接下來更是意志的考驗。“選品種、喂養、防疫,養豬繁瑣得很,干了一個星期,就有些挺不住了。”蔣將說,“可是一想,豬場是我們夫妻倆的夢想,還關乎鄉親們的發展,這個活一定得干好!”
2009年下半年豬場經歷了一次事故,豬仔成批死亡,幸虧鎮里技術員幫忙,沒有造成太大損失。吃一塹長一智,夫妻倆決定從頭學起。經過二人的不懈努力,養豬場終于步入了正軌。到去年底,已出欄1200多頭商品豬,總產值達132萬元,利潤24萬元。
“養豬已經成為我們的事業,我們倆的‘村官’服務期限快滿了,這期間我們既了解了基層最真實的情況,又找到了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我倆感覺這‘村官’當得很值!”蔣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