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一大早,瀘州市江陽區況場鎮況豐村大學生村官、村主任助理羅亮又同請來的村民一起忙著管護草坪。“我種草坪,一平方米要賺兩份錢。”正在給草坪除雜草的羅亮有些得意地說。
去年5月,羅亮開始種植草坪,到去年年底他的10畝田塊賣出草坪近1萬平方米,實現收入6萬元,除去地租、工資等開支,有近3萬元的利潤,加上代鋪代管,他的收益將更多。
□雷玉蓉特約記者周超文文/圖
起步>>>
親戚處獲點子種下第一批草坪
2007年9月,羅亮一畢業就考上了江陽區的大學生村官,被分配到況場鎮況豐村任村主任助理。
當上大學生村官的那一天,羅亮暗自發誓:一定要干出名堂,為鄉親闖出一條致富路,讓大家改變“大學生當村官只是為考公務員鋪路”的認識。
接下來的日子,羅亮除了協助村支書和村主任做好村里的日常工作外,還于2008年5月開始擔任村文書一職。雖然工作量增加了,但羅亮并沒放棄自己的夢想。
去年春節,羅亮回老家看到一個遠方叔叔靠種草坪致富后,心頭有了想法:瀘州至宜賓省道穿況豐村而過,具有區位優勢,完全可以帶領村民種草坪。草坪怎么種?行情如何?銷路在哪里?羅亮沉下心,帶著問題走進了草坪種植這個陌生的領域。
翻閱書刊、上網查詢,走訪種植戶,羅亮心里亮堂起來,堅定了將草坪種植作為創業項目的信心。在父母的支持下,羅亮投資3萬多元租用了10畝地作為自己的草坪基地,并請來20多名村民幫忙,于去年5月灑下了第一批草種。
發展>>>
“草坪王”幫忙賺到第一桶金
草種下地,羅亮專程前往宜賓賣草種給自己的“草坪王”那里求教,圍繞栽培、管理、銷售等進行學習。
學習期間,“草坪王”得知羅亮是名大學生村官,很為他扎根山鄉的精神感動,于是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了他:“草坪種植技術拿捏好外,還要重視銷售。”
學成歸來,羅亮一有時間就泡在草坪基地,指導村民栽植、管理,不少村民跟著學起來。
去年8月,羅亮的第一批草坪該上市了,由于缺乏銷售網絡,草坪無人問津。于是,他打電話給“草坪王”。在其幫助下,4000多平方米的草坪第二天就被人買走了。
賺到第一桶金,羅亮信心大增。此后,他與瀘州周邊幾個種植草坪的業主建立了聯系。去年10月,當他的第二批草坪上市時,他就通過自己的網絡,直銷給了瀘州兩個開發小區。
壯大>>>
種草坪不光賣代鋪代管增收益
“光出售草坪效益還不大,如果替客戶代鋪代管草坪,效益就大多了。”羅亮告訴記者,自去年10月第二批草坪銷售起,他便有意識地與買主簽訂草坪代鋪和管護協議。凡是客戶前來購買草坪,羅亮不僅親自將草坪送去,而且在客戶愿意的情況下,組織人員上門代鋪草坪,并且負責日常管護。
羅亮告訴記者,現在很多買草坪的客戶需要“一條龍”服務,即從購買到成活到管護,都希望專業人員輔助。目前,1平方米草坪一年的管護價格是6—8元,在羅亮已售出的近1萬平方米的草坪中,簽約管護的草坪面積已有近2000平方米。
“銷售不愁,加上代管,種草坪不失為一個短、平、快致富項目。”羅亮充滿信心地說,今年他準備再種20畝,通過他的實踐,讓村民感受到致富過程,早日走上發家致富路。
□編后
我們要給羅亮鼓鼓掌,為他的創業信念,為他的努力,更為他的經營策略。
作為大學生村官,上任第一天,就有了“一定要干出名堂,為鄉親闖出一條致富路”的想法,實屬難得。更可貴的是,在此后的工作中,不管多忙多累,他始終不忘夢想,而且隨時隨地都在關注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
項目上馬走入正軌后,羅亮又動起了腦筋,開始尋找新商機。別人單靠種草坪一項賺錢,他不,他想到了“一條龍”服務,除了賣草坪,還幫客戶鋪草坪管草坪,這樣他的收益大大增加。羅亮這樣做的結果,不光鼓了自己的腰包,而且還有了示范作用,啟發了村民,這也符合他創業的初衷:通過我的實踐,讓村民感受到致富過程,早日走上發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