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個小時的現場比拼,與謝玉梅一樣來自重慶萬盛區的大學生村官楊雪獲得最高分,她的理想是打造“現實版開心農場”。來不及和家人、朋友分享勝利的喜悅,楊雪一出賽場,晚飯也顧不上吃就坐上回村的長途班車,準備次日村里一個關于非物質文化主題的拍攝資料。“我在做夢的時候,才會夢到我大學時候皮膚有多好。”她說,“做了村官,現在又黑又瘦,嚴重營養不良。”
2008年,時年26歲的楊雪成為黑山鎮魚子村支書助理。此前,她供職于江北區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擁有一份名頭和薪水都讓人羨慕的職業。“我有時做夢都會夢到怎么讓村民致富。”楊雪說,兩年的村官工作,收獲更多的是感動。“村里面的人現在都稱呼我小楊書記。走到哪里,到了吃飯的點,純樸的村民都用家里最好的菜招待。雖然不是山珍海味,卻是村民的一片真心。”
網絡時代,“收菜”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同樣酷愛“收菜”的楊雪從中看到了機會,“我要做一個‘開心農場’,讓人們前來收把菜、順便吃頓飯。”
在她看來,魚子村有著打造“現實版開心農場”的區位、環境和人文優勢。魚子村背靠中國最美的養生峽谷——黑山谷,預計2011年接待游客人數將突破200萬人次,而到黑山谷景區的游客全部都要從魚子村經過。
在她的規劃中,“開心農場”項目將占地200畝,可發展成黑山谷旅游的配套項目。“農場”不僅讓人們獲得“收菜”的樂趣,更要給他們“綠色是美味,健康最寶貴”的生活理念,以及寓教于樂的親子體驗。
在這里,將不支持“偷菜”,取而代之的是“農場”將定期舉辦“勞動成果趕集日”,“用我家的白菜換你家的玉米,真正體現農場的開心效果。當然,如果大家都是朋友了,看到別人地里的番茄長得不錯,想摘一兩個嘗鮮,也未嘗不可。”
現實版“開心農場”到底怎么個玩法?楊雪說,和網絡上的開心農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200畝耕地被劃分為長5米、寬10米的小塊,以每年100元的租價提供給從城里來的“農場主”,“農場主”們可在自家農田種菜、種花。農場配有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專業指導。不愿親自動手的可請農場工人代勞,什么時候想上山種菜、想吃什么菜、搞什么活動,只要提前電話通知即可。
“80后”楊雪通過現代化的網絡視頻手段,定期向客戶報告作物生長狀態。客戶可以自行購買自己心儀的種子播種、管護、采摘,也可以委托開心農場項目部全程代管,客戶可以通過網絡下達各個生產環節的指令。如果客戶沒有時間來收菜,經客戶同意后,通過快遞的方式把蔬菜送到客戶的手中或者代為出售。體會真正當“農場主”的感覺。
把網絡搬到現實,是去年在“開心農場”網上火爆時楊雪突然涌現的靈感,但她這個學經濟管理的村官最根本的目的還是想著怎樣讓村民們致富。“項目如果成功,每年至少有1.2萬人次來魚子村收菜、消費,將帶動本村120多個農戶實現萬元增收。”
據悉,“開心農場”一期30畝會先期開園,可以容納400戶“農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