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縣黃塘鄉陡水村大學生“村官”劉小飛在為花卉種植戶解決疑難技術問題。擔任村主任助理后,他發揮專業特長,依托當地實際,開創“遠教網絡站點+協會+基地+市場”的花卉苗木產業發展模式。
大學生“村官”是一個新生事物。在全省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我省大學生“村官”創業環境不斷優化,創業成效日益彰顯。過去一年,全省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426個,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項目創收6820萬元,解決就業4600余人。
團省委近日出臺的《湖南省大學生村官創業成才工作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村官”創業也遭遇到資金、技術、市場等“瓶頸”,期待能進一步有效化解。
【創業故事一】
脆棗基地遭遇資金短缺
2009年,大學畢業的益陽安化女孩蔣脁輝,放棄了去沿海地區工作的機會,來到株洲縣洲坪鄉烏石垅村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
一次偶然的機會,蔣脁輝遇見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濟林育種與栽培專家袁德義教授,得知南方脆棗“金絲4號”這個高檔鮮棗新品種,豐產期可達1000公斤/畝。
蔣脁輝決定先開辟一塊15畝的試驗地試種。然而,棗園基地引進的是先進栽培方式,初期投資非常大。蔣朓輝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又帶著項目書跑政府部門爭取資金,向親朋好友尋求支持,好不容易籌集了啟動資金。土地急著要增肥,她找到周邊鄉鎮幾家大型養豬場,不厭其煩地給每個場主說情,以最低價格找到了肥料。村民不懂技術,她成立了優質棗園農民專業合作社,聘請專家傳授技術。每天早出晚歸,蔣脁輝被太陽曬得黝黑,過度勞累,她好幾次還暈倒在了基地上。
如今,棗園基地已經走上正軌,村民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蔣朓輝正計劃利用自己學包裝設計的專業優勢,對棗子進行統一包裝,走中高檔水果銷售路線。她說:“這個項目已經支出10多萬元了,基地要想長期發展,還需要一定的后續資金。我沒有本地戶口,也沒有房產做抵押,想要獲得貸款仍有難度。”
【現狀調查】
當前,資金短缺是阻礙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第一“瓶頸”。物質基礎薄弱是大學生“村官”的普遍特點,他們缺乏有效抵押擔保品的土地、房屋等資產,而且部分大學生“村官”來自城鎮,不具備農戶資質,地方銀行推出的大學生“村官”貸款手續沒有簡化,加上一些扶持政策欠具體,創業融資形成門檻。調查中,8成大學生“村官”期望能建立基金會提供資金支持,有54%的大學生“村官”愿意與有資金基礎的人合伙創業。
【建議】
對于這類現象,首先可把村里的力量特別是鄰村大學生“村官”資源整合起來,吸納周邊一些資金豐厚的種養大戶和企業等,形成“抱團效應”。其次,創新地方擔保、部門擔保、組織擔保等擔保模式,建立貸款綠色通道,如我省永州、邵陽等地已經出臺了免擔保、互聯互保的貸款措施。第三,建議設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實踐地方專項資金。大學生“村官”也應積極主動找上級部門支持,爭取可利用的專項資金。
【創業故事二】
廣發“英雄帖”,尋技術伙伴
“讓村民生活再好些,腰包再鼓些。”這是永興縣鯉魚塘中心村大學生“村官”黃波的夢想。
黃波將有技術的村民組織起來,帶動村里剩余勞動力共同致富。村民吳習兵常年在外務工,想回家創業。黃波通過上網搜集信息,委托同學聯系項目,幫助吳習兵加盟武漢一家食用蝸牛養殖公司,養殖技術包教、產品包銷,投資8萬元建起了蝸牛養殖基地。村民曾凡龍想搞種植,黃波就與自己當園藝師的父親聯系,通過多方比較,確定種植巨峰葡萄,并全程指導他墾煉荒山,打坑植苗,發展葡萄基地5畝。今年初,黃波還投資15萬元,承包一口山塘養魚、80畝水田種優質稻。
黃波創業的點子很多,他一直傾心利潤較高的雙孢菇種植,前不久在長沙,他聽說生態養蛙比較賺錢,又計劃在村里搞個生態養蛙試驗田。“這兩個項目投資回報率高,有很好的市場前景,但同時對技術要求也高了,而我卻是學數學出身的,技術都不太懂。”現在,黃波正廣發“英雄帖”,到處尋找技術合作伙伴。
【現狀調查】
大學生“村官”的專業在創業中大多不對口,在創業的過程中很難施展手腳。在技術培訓中,大約81%的大學生“村官”培訓過1到2次,并且多為短期且單一的講座和報告,而針對涉農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知識、農業實用技術等重點培訓內容不夠,也滿足不了大學生“村官”最想得到的關于創業項目挑選、經營技巧指點、科學管理方法等內容的詳細指導需求。
【建議】
突破創業技術“瓶頸”,大學生“村官”要多學習多鉆研,針對需要隨時給自己充電。每個鄉鎮都有農技、科技等服務部門,要積極主動銜接,獲取技術專家的幫助指導,也可以聯系團組織幫忙物色一名相匹配的創業導師,依托專業協會,發動群眾一起創業。在平時,大學生“村官”要注重積累人脈,向老師、同學、校友、老鄉等尋求支持,優勢互補。
【創業故事三】
中藥養雞市場在何方
“創業,市場最重要。”永州市雙牌縣五里牌鎮紅福田村大學生“村官”周鍵如是說。
2008年8月,畢業于湖南中醫藥大學的周鍵來到村里,利用山林面積大的特點,在山林中實施中藥養雞項目。他多次回母校向老師們請教養殖技術和中藥配方。
幾個月后,1000多只小雞終于長大,村民們試吃后贊不絕口。周鍵提著幾只雞回到母校的基礎教學實驗中心進行檢測鑒定,結果顯示屬于無公害綠色禽類產品,總脂質含量低于普通雞,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于是,周鍵將中藥雞的價格定為120元/公斤。
去年11月21日,周鍵帶著6只中藥土雞來到長沙做推廣,恰巧趕上農博會。然而他擺了3天的地攤,雞卻一只也沒賣出去。“90%以上的人一聽價格,掉頭就走了,還有些人說我是在炒作,甚至有人說我在騙人。”后來,周鍵又先后6次來到長沙,跑了27家餐館和酒店,但最后都沒產生太大的成效,中藥雞的價格最后也被迫降到了100元/公斤以下。
【現狀調查】
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和社區,絕大多數社會接觸面較小,信息來源渠道狹窄,對外界創業信息、創業項目等情況不明、了解不多,缺乏良好的商業網絡。他們不僅缺乏有經驗、有基礎、有資金的合伙人,同時,還缺乏帶動項目、企業良好運行的各類專門技術人才。調查中,有68.3%的大學生“村官”希望與有成功經驗的人一起創業。
【建議】
對創業項目前期要充分論證,根據需求設立創業項目,評估產業需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創業過程中要注重訂單農業,簽訂購買合同,以需定產,降低風險。要積極掌握市場信息,加強市場對接,要多利用農博會等相關政府活動平臺,積極推介產品。有可能的話,還可以聯手其他相關產業,進行“捆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