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良田鎮涇龍村村主任金六十早晨8點不到就出現在村部,在電腦上看看新人新事,在本子上寫下一天的工作安排,這樣的日子他已經堅持了1年零8個月。
從村部形同虛設,村干部各忙各家的活,到現在的村部正常運轉,村干部按時值班。說起這1年零8個月的驚人變化,金六十指著身旁一個瘦小的姑娘對記者說,都是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改變的,她是我們村的“文曲星”。
從“象牙塔”掉到田間地頭
對于許許多多的大學生來說,都希望在邁出大學校門的同時,變身白領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然而,對于大學生周小靜來說,這一步的差距大得自己都不敢細想。2008年9月,她背著簡單的行囊來到良田鎮涇龍村村部,以村黨支部副書記的身份當起了一名“村官”。
“初到良田鎮,就一個感受——荒涼,似乎自己被隔絕在一個落后、閉塞、陌生的空間里。”這是周小靜在自己博客里寫的關于任村官后的第一句話。
周小靜初到涇龍村時,村干部都忙著自家的生活,村部幾乎沒人上班,擺放零亂的辦公桌上積了厚厚一層塵土。村民們看她的眼神就象是看到了“天外來客”一樣,“一個小黃毛丫頭能干什么?”村民這樣議論著。看到這樣的工作環境,聽到這樣的質疑,周小靜心涼了半截,不想干的想法時刻縈繞在大腦中。
然而向來不服輸的周小靜最終還是選擇了留下,她暗暗下了決心,要在2年的任期內,讓村部運轉起來,發揮真正的作用。
農家小院拉家常
從上任第二天起,周小靜就第一個來到村部,打水掃地,擦桌抹灰,整理村務檔案,建設村務門戶網站,每天都不間斷。半個月時間后,村干部陸續回到了村部,村部煥發了生氣。
“一個外來的小姑娘為了我們農村人的事奔前忙后,我們怎么能坐得住。”說起村部重新運轉起來的事,金六十稱,在周小靜的帶動下,幾個村干部深受感染,不再只顧著家里的活,每天都按時到村部值班。
村部開始運轉了,可村民們習慣了有事直接找到村干部家里,很少來村部辦事。面對這一問題,周小靜再次陷入苦惱。
“到村民家里去了解實際情況,把民心拉到村部來。”這是同學在開導周小靜時提的建議,周小靜采納了。此后的一年多時間,周小靜騎著一輛不怎么好使的自行車東家進,西家出,蹲田間,坐炕頭,幫村民干活,與村民拉家常。村民被這個小丫頭的吃苦精神和耐心打動了,主動往村部跑,村部熱鬧起來了,大院里經常能聽到“我找小周書記說個事”的對話聲。
村民們希望她留任
“我不需要大家因為我是個女孩子就照顧我,漸漸地,村民不拿我當小毛丫頭了,我還真有威信了。”這是周小靜任村官一年后在博客里所寫的真情實感。
村部正常運轉后,周小靜開始琢磨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的事。2009年4月初,村里的殘疾人馬而利焦急地找到她,稱自己種的兩棚吊瓜提前熟了,可一直沒人來收購。周小靜急農戶之所急,立即將信息發布到網上,第二天就有獲得信息的客商來到村里,以每公斤4.4元的價錢將3500多公斤吊瓜全部收購。這次成功幫助村民賣出農產品的事不僅讓周小靜有了繼續干下去的信心,也讓村民對她刮目相看。此后,周小靜幾乎放棄了正常休息時間,利用農村信息網,無私地幫村民了解醫療、土地流轉、房屋出售等信息,還幫助村民在網上賣牛、賣房子、找工作、維權,解決了不少村民的實際困難。
“我們打心眼里服了小周書記,有事沒事總愛找她說叨兩句。”在村部大院,看到記者在采訪周小靜,村民們圍攏過來,搶著說自己的感受。聽說周小靜的任期即將結束時,村民們立即拉著記者的手讓給組織部門帶個話,小周書記是最好的,希望能繼續留在他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