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升高,黃花開始萌芽,要抓緊時間把根蔸周圍的土刨開,以見到幼芽為準……”農歷大年初五,當人們還沉浸在傳統的新春佳節喜慶節日時,忙著走親串友享受天倫的時候,在高坪區黃溪鄉雙河口村韓坡嶺的一塊坡地上,一位年輕的女子正在帶領當地10多個村民忙著為即將出土的黃花苗晾蔸,她就是該村的大學生“村官”何海蓉。何海蓉告訴村民,春季是黃花管理的重要時節,苗高5寸時要進行松土除草,至黃花抽出花葶時都應除草。
從小生長在農村的何海蓉在當“村官”前,真還沒踏實地干過一天的農活,畢業于服裝設計專業的她發現大學里所修專業與“三農”根本打不上邊,漸漸地,何海蓉開始變得迷茫和彷徨。這一切,被鄉領導們看在眼里,及時給她做了思想工作,并在2009年7月,安排何海蓉到區就業局參加大學生村干部SYIB創業培訓班。通過培訓,何海蓉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專業在農村不對口,但是,自己也是有知識的人,在農村應該有一番作為。但是,在農村,光說不干,群眾見不到實惠,是不愿意做的,只有以自己的創業實踐,才能帶動群眾致富。于是,她利用節假日到南充、成都、重慶的蔬菜批發市場,調研各種蔬菜的銷售情況和供貨渠道,然后請教各種蔬菜的種植條件,經過1個多月的調研,發現雙河口村的土質肥沃,雨量適中,光照充足,自然條件十分適宜黃花菜生長;而相比其它蔬菜,黃花種植具有技術要求低,鮮銷、加工方便、自然損耗率低市場需求量大等優勢。
何海蓉選定的黃花種植項目得到了父母和政府的支持。并為她提供了資金保障,她將靠近主公路、采光好的20畝坡地以每年每畝230元的價格連片租下來。作為自己黃花種植示范園。為了盡快學習和掌握黃花種植技術,何海蓉買來相關書籍,上網搜集查閱資料,前往“黃花之鄉”渠縣考察學習,了解別人的生產經營模式……有了一定的種植技術作鋪墊,何海蓉又赴湖南選購種苗。為了搶種植期,趕在冬季下霜前將種苗投放到地里,何海蓉和雇來的農民朋友連續10多天一起吃住在田間地頭,確保黃花種子于去年10月下地。
“雖然我的面積小,但是,它是我的全部,也是我們全村人的希望。”看見一根根黃花幼苗破土而出,何海蓉和當地農民非常高興,她說,自己不但要把好種植的每一個環節,保證高產,還要聯系好銷路,保證高效。今年8月,首批黃花就要投產市場,現在已經聯系了買家,預計每畝收入應該在2500元以上,盛產期后效益更高。長期靠種植糧食的農民從黃花種植中找到致富的路子,許多在外地打工的農民紛紛表示要種植黃花,他們也利用在黃花種植示范園打工的機會,學習種植黃花技術。何海蓉擔心的是自己現在沒有資金解決種子的問題,即使分蔸也要等豐產期后才能保證高效益。她正在與村民一起醞釀建立黃花養殖專業合作社,實行“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雙河口村黃花菜種植基地,著力推進黃花的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種植、合作化經營。
“如果通過成立合作社,能解決種子資金的問題,我們村就在兩年內建設成黃花種植基地,并向外村擴展,還要搞黃花深加工、注冊商標,進行品牌打造,將黃花產業做好做強。”何海蓉對黃花種植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