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冷水江市中連鄉西北方向的遠大村,平均海拔600余米,屬高寒山區,基礎設施落后。受經濟利益的影響,多數村民以煤礦務工為主。
大學生村官彭偉與村里的老人們開心交流
彭偉來到這后,將全村的286戶村民都跑了一遍,“我想通過了解村里的情況,更好的引導村民產業轉型。村里要想有發展,只盯著煤炭行業是不行的”。在不到兩年里,村里開辦了一家市級示范性的養豬場,辦起了金銀花、西瓜、玉米、蘭竹經濟作物種植場,養殖、種植事業在村里開展的如火如荼。
如今,彭偉盯上了當地的一塊荒地,準備和一家貨運老板一起聯手租下來,辦起養豬場,試養一批生態豬。
“要是試養成功,我將打算帶動村民一起干。”彭偉信心十足地說道。
“我身后的這塊山地,以后將建生態農莊”彭偉向記者介紹
彭偉看上的那塊地在村子比較里面的地方,快和新化縣交界了。越往里開,有山有水,風景很好,迎面吹來的風帶著爽意。
“要是沒得煤礦場,這是一個好地方啊!你看鳥語花香,空氣清爽。等開發后就更好了。”彭偉一路念叨。他打算讓附近幾個組的農民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逐步改變挖煤掙錢的思路,種出地方特色來。
“吃了很多苦,我就是從農村里走出來的,一想起農村的落后,我的心就糾結。”2008年彭偉辭別了優越的教書環境,參加了湖南省首屆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經過層層篩選,彭偉成為婁底市76名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
彭偉這次試養的生態豬屬于發酵床養豬項目建設,將在今年的7月份投產。“雖然現在生豬的價格比較低,但是采用發酵床養豬技術,成本低、肉質好、營養高,市場蠻大的。”
由于該村受金竹山實業公司塘沖煤礦采空區的影響,地下水資源變得稀缺。彭偉先是聯系村里的煤礦老板,把他們發動起來,為村里架起了自來水,把馬路通到了每家每戶。
“不轉型,村里的經濟就沒有出路。”彭偉考慮到煤礦屬于不可再生資源,采完了,村里的經濟就沒了支柱。但絕大部分村民受眼前利益的驅使,認為見效快的是挖煤,根本不愿意做其他見效慢的事情。彭偉鼓勵村民另尋致富路。他聽村支書說三組的扶文魁有種植金銀花的想法,便主動找到扶文魁談心,鼓勵他承包村里的荒山和荒土,大面積種植經濟作物(金銀花、西瓜、玉米、蘭竹)。同時積極協助他跑鄉政府,到冷水江市農辦、轉型辦、財政局爭取資金。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扶文魁辦起了經濟作物種植場,一年下來,掙了好幾萬。這對村民啟發很大。
現在,在彭偉的積極引導下,村民們對養殖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遠大村養豬基地、山雞養殖場陸續建好。“彭支書是個不錯的小伙子,我們村的養殖業現在在冷江打出了名氣。”村民扶文魁高興地說道。
寫在后面:
臉黑了,手上有了繭,褲腳上有了泥,沒有商場,沒有娛樂場。婁底大學生村官彭偉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清苦,但臉上依然掛著燦爛的笑容,談及未來時,甚至有些亢奮。抱著“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這樣的豪情壯志,他把青春播撒在農村這片廣袤的熱土上。也許,他的故事沒法給出作為大學生村官完美的答案,但至少能讓我們感悟、分享以及青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