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農家樂是我們幾個人今年5月份開的,現在我周末都呆在這里。”說到創業,程鐵告訴我們:“剛參加工作時,跟在村干部的屁股后面跑了大半年,處理完村務,閑暇時間不知道該干什么。后來,洪慶街道黨工委建議我們利用周末和休息時間在農村進行一些社會實踐,通過自主創業深入農村、了解農村、帶動農村發展。我和羅佰博、趙婷他們幾個人就想著開一家農家樂,經過三個月的精心準備,2010年5月10日,我們這家大學生農家樂正式營業。”
“要說困難,開始的時候確實很多。房子、資金、人員,對于我們這些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來說,都很棘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村兩委會極力支持我們,街道黨工委先后組織我們到臨潼紫陽湖、宋家村進行實地考察;建立結對幫扶制度,讓村兩委會主要干部和我們結成幫扶對子,提供技術幫扶;通過申報項目、建立大學生村官專項創業基金和聯系銀行貸款,為我們爭取資金4萬元,同時,在用水通電等方面給予優惠,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現在我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把這個‘大學生農家樂’的招牌做強叫響,創出特色。目前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比如像我們建的這個圖書雜志角,村里的其他農家樂都沒有,下一步還想接一條寬帶,滿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同時建一個關于洪慶山農家樂的網站,擴大我們水泉子農家樂影響力。另外,我們還想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創新經營管理方法并把成功的地方介紹給群眾,爭取從跟著群眾學轉變為引領群眾干。”
“要說今后,有了街道辦的大力支持,大家都準備大干一場,不局限于農家樂,王正楠已經和栗溝村聯合辦了一個土雞養殖場,建設資金需要6萬元,街道辦一次就給補助了3萬元,雞舍已經建好了,就等著7月份放雞。羅佰博準備再開一家農家豆腐坊,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到位。”期間,陸續來了幾位客人,程鐵開始忙碌起來,因此我們沒有過多停留。
返程途中,我們意外的碰到了洪慶街道的領導在沿路檢查“三夏”工作。從采訪中了解到:2010年洪慶街道黨工委實施了大學生村官創業工程,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引導大學生村官辦有影響力、有帶動力的致富項目,積極扶持大學生村官成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堅力量。
“大學生村官利用業余時間創業,既可以鍛煉能力,增長才干,也可以實現他們人生的價值,”洪慶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武剛最后說,“通過創業,大學生才能了解農村的生產管理,才能帶領在群眾致富,成為名副其實的‘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