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驕陽下,28歲的王偉奇像一個真正的“農戶”,熟練地查看田里的西葫蘆,和伙伴連占鎖交流長勢和最近價格。他們的身后,是50畝旺盛的“無公害蔬菜基地”。
商報記者紀宇通訊員胡俊
項目
“村官”集體創業,瞄準“綠色農業”
王偉奇:鄭州市啟明星綠色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馬村黨支部副書記、古滎鎮大學生村干部聯誼會長。
這個小伙子具備“雙重身份”,不僅有“公家”職務,還是一位創業者。
“不僅是我,我們這里18位大學生村官都是我們公司的董事,我們正在集體創業。”王偉奇說,自己牽頭,與其他的17位“股東”每兩周召開一次股東大會,共同商議公司的經營事項。
“2008年,我通過考試成為惠濟區的一名大學生干部,其實那時候就已經有創業的念頭了。”王偉奇說,上任之后,他發現在大學生聯誼會里的不少村官都有創業意愿,于是開始籌劃“集體創業”。
2009年8月,18位大學生村官合伙出資80多萬元,成立了“鄭州市啟明星綠色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種植無公害高端蔬菜,養殖柴雞,銷往鄭州市內的大型超市。
身份
“農民”、“村官”、“老板”
站在蔬菜基地里,王偉奇查看蔬菜長勢的動作十分嫻熟。項目開始運作,他每天泡在地里,逐漸變成了一位老到的“農民”。
和王偉奇一起創業的大學生村官連占鎖告訴記者:在當地黨委“前輩”的手把手幫助下,他們從建大棚到購種子、播種,一步步地學,一點點地進步。
“每一項重大決策都要通過董事會決定,我們采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在種植、銷售、財務等方面的重大事務由董事會全體成員研究決定,年底按股份實行利潤分紅。”王偉奇說。
未來
村官們繼續加頭銜,下一個是區域經理
從去年到現在,在保證村官工作的基礎上,王偉奇和他的創業伙伴們把綠色農業做得紅紅火火,“下一步我們要做都市農業”。他所說的“都市農業”是集種植、養殖、旅游、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立體經營”,“我想根據各個村的優勢,讓村官們當區域經理,發展相應的特色項目。”
“隨著項目的擴大和市場的需求,啟動很多新的內容都需要追加資金,有了資金,我們就能更快地實現夢想,帶動綠色農業。”他透露,目前他們已經獲得了鄭州市創業指導中心的關注,將對他們進行大學生創業一次性補貼鼓勵。
“如果有社會資金或者天使投資就更好了,只要能把事情做成做好,我們所占的股份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王偉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