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媽,我能到您田里看看嗎?”13日,雨后的鄉村空氣格外清新。在竟陵辦事處江垸村7組,58歲的菜農趙金娥正在菜田里忙碌,迎面走來了大學生“村官”王志高。
22歲的王志高畢業于武漢警官職業學院。大學畢業后,他于去年8月通過招考,來到竟陵辦事處江垸村,擔任村主任助理。
“我是彭市人。記得去年剛來到完全陌生的江垸村,白天大家一起工作,沒覺得什么,只是一到晚上覺得有些孤單,村里農家書屋的書、報紙陪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夜晚。”王志高說,夜晚的孤單其實不算什么,最大的壓力來自自己對農村工作的不熟悉,“沒想到剛進江垸村,我這個大學生就成了‘小學生’。”如何盡快讓自己和村民打成一片、融入他們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江垸村地處城郊,是個以種植蔬菜為主的村,蔬菜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每天清晨,村民都會采摘新鮮的蔬菜,然后騎著三輪車或摩托車去賣菜。王志高想,只有幫助村民做些實事,他們才可能接受他這個剛出校門的“小毛孩”。
王志高說,為了解蔬菜市場,他數次跟隨村里的爹爹婆婆、叔叔阿姨去市場賣菜,真正體會到菜農付出的辛勞。“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想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菜農增收做點事情。”王志高說。2008年10月,省委組織部、團省委出臺了“關于全省實施大學生‘村官’創業‘揚帆計劃’的意見”,鼓勵支持大學生“村官”興辦領辦創業項目,入選“揚帆計劃”的項目將得到有關扶持,其中包括為實施“揚帆計劃”的大學生“村官”每人配備一臺“揚帆愛心電腦”,配發“金穗惠農青年卡”,提供利率低、費用少、手續簡、抵押靈活的小額授信貸款等。
得知這一消息,王志高輾轉難眠,這是為村民辦實事的大好機會呀。他通過對一家家農戶進行走訪,逐漸了解到江垸村在發展蔬菜種植業中所遇到的瓶頸:種植方式落后,經營戶缺少品牌意識,所以蔬菜賣不出好價錢。在這個過程中,他萌生了創辦專業合作社的想法。其實,村里也早有這個打算,只是一直沒有具體實施。去年年底,他和村干部、蔬菜經紀人代表一起到工商部門咨詢后,開始著手創辦合作社,以村里的致富能手、蔬菜經紀人為骨干,在村里宣傳、鼓勵菜農報名,初步確定了300多名社員。此后他又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白天走村串戶開展調查走訪,夜晚埋頭起草《關于申報天門市江垸紅綠色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計劃》,村兩委會班子成員反復商量,多次征求群眾代表意見,最終形成了2600多字的《申報計劃》。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去年12月初,天門市江垸紅綠色蔬菜專業合作社獲得了營業執照,業務范圍包括組織收購、銷售社員種植的蔬菜、為社員提供蔬菜種植新技術和經濟信息服務等,王志高當選為合作社副理事長。功夫不負有心人,喜訊接著傳來:今年1月,“天門市江垸紅綠色蔬菜專業合作社”被納入全省“揚帆計劃”項目。手捧嶄新的“揚帆愛心筆記本電腦”,王志高心潮澎湃。
“現在,城區部分超市、集貿市場,都有我們江垸村的綠色蔬菜出售。我們將在合作社這個平臺上,推動江垸村蔬菜產業的發展,幫助村民增收致富。”談起合作社,王志高十分自豪。村民們也慢慢認識了這個樸實、手腳勤快的年輕“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