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5日,看著4000多只經過40多天精心飼養的成品櫻桃肉鴨被商販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買走時,許久以來壓抑的情緒讓我滿眼淚水,但是我告訴自己:還不是哭的時候,哭也沒有用,養殖戶手中還有25000多只待出售的成品鴨需要我幫助解決銷路。兩年多以來用辛勤和汗水與養殖戶們建立起來的信任關系毀于一旦,所有的努力全完了。此時的我真有一種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感覺。
2005年7月,我從河南安陽工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就職于北京一家獸藥公司,不久我就能獨自出診了,尤其是在禽病預防治療方面我有過硬的技術。當看到我所服務的人們通過發展養殖業過上了小康生活時,我想到家鄉宜賓縣從養殖條件上講要優于北方,為啥不回家創業呢?既能發展自己的事業,又能帶領父老鄉親致富。
于是,2005年我回到了老家宜賓縣李場鎮,開了一家獸醫門診,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創業,開始養鴨。起步時,我把每次養鴨的數量都控制在500只左右,半年后,我在幼苗成活率與鴨病預防控制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開始擴大養殖規模,一次的數量在2000只左右,鄉親們看見我在養鴨方面的技術還行,也有人想養鴨子,讓我給他們育鴨苗、防治疫病、幫助銷售。
2007年,四川省招聘大學生村干部,我覺得當村干部將對我的創業進程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于是我就報名并順利成為了家鄉的一個大學生村官。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宜賓某食品公司的老板,我和這個老板就養殖肉鴨項目達成一致意見,該公司的老板口頭承諾保底價回收。一切似乎順風順水,于是我向養殖戶們承諾相應的保底價回收。2008年初,跟著我搞肉鴨養殖的養殖戶已有20多家,鴨子數量達到了40000只。
2008年6月,我和別的養殖戶養了近50000只鴨子,我墊付全部鴨苗款和近50%的飼料款,養殖情況非常好,但是市場行情瞬息萬變,恰在鴨子出欄時價格猛降,本來會大賺一筆的變成了狠賠一筆,再加上之前那個公司的老板拒不履行諾言,不回收。眼看鴨子馬上就要出欄了,因為數量太大,在鎮上和市里面都很難在短時間之內銷售完,我只有找我以前的銷售合作伙伴,結果他們以很低的價格買走了我們全部的鴨子。養殖戶們再也沒有信心搞養殖了。
我總結了失敗的原因:我的社會經驗不足,太容易相信人,在銷路還沒有真正找好之前就盲目大量上馬。這次失敗也讓我體會到了創業的不易,很多事情不是想象的簡單,但這并沒有打敗我。
現在,我還喂養了一些蛋鴨,仍然找不到固定的銷路,不過我還是想堅持搞養殖,我相信我會成功的,如果不成功我就在35歲前考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