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重慶市紀念三八婦女節表彰大會上,獲得三八紅旗手稱號的返鄉創業女大學生楊永瓊格外引人注目。楊永瓊10年農村創業的成功經歷向我們證明,農村發展潛力廣闊,田間地頭也大有可為。
"既然我們能在競爭激烈的都市扎根生活,難道就不能回到生我養我的家鄉創業?"。1998年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的楊永瓊,放棄了在成都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選擇和男友楊大可一同回到家鄉三峽庫區的云陽縣,在海拔1100多米的無量山上當起了現代果農。
10年前的無量山原沒有現在這般興旺的景象。"我們在無量山營盤嶺承包了280多畝荒地,基本靠肩扛手搬把山上的亂石坡改造成了梯田,建成標準化的梨園。"
談起這幾年放下筆桿拿起鋤頭的經歷,楊永瓊的言語中也有辛酸。"記得有一天,無量山下起了大雪,我爬了近一個小時的山路給大可送飯,眼看就到山頂了,沒想到腳下一滑,就摔倒在雪地里,飯菜撒了一地。這可怎么得了!大可累了大半天,肯定餓急了,我卻這么不小心!"
楊永瓊趕忙用凍僵的雙手,一捧一捧地把拌著泥水的飯菜捧起來,跌跌撞撞地走到丈夫跟前。"看到我都成這個樣子了,大可一句埋怨的話都沒說,硬是一口一口把冰冷的飯菜吞了下去。"
雖然農村創業很艱苦,楊永瓊并沒有放棄。她利用信息優勢,從北京、鄭州、山東等地,引進幾十個優良水果品種進行試驗,經過仔細搜尋和對比,最后鎖定適合無量山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種植,口感細膩,晶瑩剔透的大果水晶梨。
荒地開墾了,種植品種也選好了,但錢的問題又出來了。云陽縣婦聯得知楊永瓊的情況之后,幫助她向全國婦聯申請到了6萬元的"全國婦女創業循環金",解決了楊永瓊的燃眉之急。
2005年12月,楊永瓊牽頭成立了云陽縣大果水晶梨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245戶,帶動農戶4500戶。2008年,這個專業合作社采果240多萬斤,年出欄牛200余頭、羊1400多只,總收入200多萬元。果農戶均達到了2600元,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我們的梨樹種植基地采取的是'樹下種草、以草養畜、畜肥回地、養蜂授粉'循環生態經濟模式,既可以掙錢又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到2012年基地就可以進入豐產期,到時候我們的年產值可以達到1000萬元以上。"
楊永瓊告訴記者:"現在黨和國家支農惠農政策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實在,也有很多的大學生'村官'來到了無量山,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學生來到農村這個大舞臺展示自己的才華,為夢想拼搏,把更多的鄉親們帶上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