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剛從四川理工學院畢業的文斌就與朋友一起擔任了一家經營中草藥獸藥大公司的四川總代理,月收入4000多元。2007年春節,文斌回到家鄉四川省營山縣茶盤鄉水風村,看到農村貧窮落后面貌,遂萌生了回鄉創辦養雞場的想法。
回來養雞?文斌的父親第一個想不通。村民說,養雞是我們這些沒文化的農民干的事,怎么讀了大學還要回來養雞?對這些,文斌笑而不答。
文斌表示,大學期間他就利用課余時間了解了畜牧知識。在做獸藥代理期間,他學到了許多養殖方面的專業技術,也看到了發展現代養殖業的前景。
聽說大學生創辦養雞場,信用社及時給他辦理了貸款。一些佩服他的村民把積蓄借給他,養雞場建設很快啟動。同時,文斌引入入股分紅的融資方式,緩解了創業之初的資金壓力。他起早摸黑,雞場很快建成。去年4月中旬,文斌開始喂養肉雞。他對雞防疫治病采用中藥,較好地解決了西藥在耐藥性和藥物殘留方面的難題;飼料以玉米、麥麩為主,使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因而受到市場歡迎。不到兩個月,第一批喂養的5700多只肉雞出欄,獲利近兩萬元。
去年,文斌擔任了水風村黨支部副書記。他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如今,創辦起兩個養雞場,常年存欄蛋雞1萬余只,出欄脫溫雞10萬余只,每年凈賺20多萬元。
為帶動更多的農戶共同致富,文斌幫助村民們規劃養殖場地,低價提供雞苗,無償傳授技術,飼料購進、雞蛋銷售等全由他幫忙。如今水風村、罐坪村、老蔭村涌現出500只以上的養雞大戶25戶,戶均增收達15000元。
文斌說,他還打算以發展脫溫雞為重點,同時發展山地放養雞,采取寄養模式帶動農戶飼養,開辟一條農民增收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