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屏幕前停留幾個小時以上會對大腦產生破壞性影響,尤其是在認知功能方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州已禁止在教室中使用智能手機,但對于學生在上課時間以外(例如回家或打開電視或計算機的時間)與屏幕互動的頻率,教育工作者幾乎沒有控制權。
整個2020年,將指導南澳大利亞州,西澳大利亞州,維多利亞州和塔斯馬尼亞州的公立學校學生不要帶手機上課,除非需要參加課堂活動。新南威爾士州還禁止在公立小學使用智能手機,但自去年初以來,中學生已經可以選擇將智能手機帶入課堂。
在最近發表于《對話》上的一篇文章中,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路易斯-菲利普·貝蘭德研究了幾篇最近的論文,這些論文指出了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對學生的表現和其他成果的積極影響。
Beland和他的同事在2015年的一篇論文中使用了一種稱為“差異差異策略”的方法,以及來自英格蘭的學生數據,研究了禁止使用手機對學生表現的影響。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將移除了電話的學校與沒有禁止使用電話的類似學校進行了比較。這使我們能夠將手機對學生成績的影響與其他可能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隔離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