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領導:
2014年,市城鄉規劃管理局領導班子以持續深化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第二次新疆座談會精神,緊緊圍繞“632”發展戰略,團結協作,真抓實干,充分發揮班子的整體效能,班子戰斗力得到不斷增強,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
一、強化措施,自我完善,狠抓領導班子建設
市規劃局領導班子堅持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堅持嚴格黨內生活、堅持黨性原則基礎上的團結,切實提高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全面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不斷提高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積極營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
(一)加強政治學習,提高班子政治素質,全力打造學習好的領導班子
2014年,以“鍛造一支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領導班子”為目標,局黨組在深入鉆研理論上狠下功夫。一是班子成員按時參加市直機關黨工委理論中心組學習,認真做好學習筆記;二是局黨組著眼于全市經濟發展中心工作和城市發展實際,根據培訓學習內容,擬定授課題目,在全局進行集中授課;三是班子成員率先帶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以及自治區八屆七次、八次全委(擴大)會等精神,組織專題討論學習,不斷深化領會,把握精神實質。
(二)實施雙重組織生活制度,加強民主監督,全力打造團結好、廉潔自律好的領導班子
班子成員積極參加民主生活會和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年初,圍繞為民務實清廉這一主題,局黨組進行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回頭看”,對尚未解決的問題下達了“限期整改令”,確保把作風建設抓深、抓細、抓實。開展了一次以深入剖析、查擺不足為主要內容的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通過個別談話“面對面”聽、發放征集意見表“背靠背”征、進行民主測評群眾議、深刻剖析自已找等多種方式廣泛征求黨員群眾對領導班子集體及成員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查找出領導班子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共條。并將民主生活會的情況、整改方案及時在全局內部進行公布,聽取群眾意見,切實整改。
(三)密切聯系群眾,強化服務職能,打造工作作風好、完成任務好的領導班子
2014年,根據組織安排,局長霍懋敏到自治區發改委掛職,副局長曾煥斌進駐社區開展為期一年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市規劃局黨組及時調整、明確了班子成員的職責與分管工作,要求兩位班子成員對自己分管的工作,既要抓緊,又要抓實,分兵把守,各負其責,做到先干后說,不干不說。同時對全局人員進行了有效整合,確保了全局工作有序開展。
經過各項活動的開展,班子成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紀律意識不斷強化,領導班子相互協作、相互補臺,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科學、準確判斷形勢的能力、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突出重點,全面謀劃,業務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4年,市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緊緊圍繞“632”發展戰略,積極樹立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態度、提升服務水平,積極發揮規劃引導作用,優化細化建設方案,強化規劃執法監察和實施,使城市規劃更加科學,空間布局更加優化,城市配套更加完善,城市環境更加優美,城市功能和面貌得到全面提升。
(一)立足長遠,科學規劃,不斷完善規劃編制體系
城市規劃工作從城市發展戰略的全局出發,建立了“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專題研究”四個層次的規劃編制體系,實現了總體規劃與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專題研究的無縫銜接。
1.高質量完成《克拉瑪依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年)》編制工作。凸顯了克拉瑪依在新疆北部區域的中心位置以及我國重要的國際化能源生產及服務基地,戈壁綠洲生態城市的定位,形成了六向通達的高速公路網絡和三橫一縱的干線公路網絡和“一核一帶,多通道”的市域城鎮空間結構。目前成果已按法定程序上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同時,開展了《近期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了我市近期的發展重點和建設時序,合理安排了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項目,引導和控制城市的健康發展。
2.前瞻性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全年共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19項,其中:克拉瑪依區15項,獨山子區1項,烏爾禾區3項。截至目前,克拉瑪依區城市近期建設用地控規覆蓋率達到95%,獨山子區達到90%,白堿灘區、烏爾禾區實現了全覆蓋,充分發揮了控制性詳細規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指導性作用。完成了八一站、西北、東北、風華、217國道(金源大道至三平鎮)、熟食品加工基地、花鳥魚石市場、獨山子區石化工業區、烏爾禾區龍騰路兩側等重點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區面貌,提升了環境品質,促進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態質量不斷提高。同時,完成了《克拉瑪依河南側三福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南新濕地二期周邊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會展中心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油建路以東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完善,實現了規劃與項目、規劃與產業、規劃與市場的有機結合,逐步完善了控規動態修編機制。
3. 加大專項規劃的編制力度。一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專項規劃。供水方面:基本確定我市上、中、下環網主干線路由,完成調節水池選址;供電方面:落實石化園區、云計算、城東區三座220kV變電所選址以及110kV變電所負荷范圍和聯絡方式;供熱方面:緊跟“煤改氣”思路,結合實際提出鍋爐房改造計劃,提出了園區供熱北進的的思路;燃氣方面:基本確定環城高壓環網路由、第二門站選址等。二是編制提升城市品質的專項規劃。《克拉瑪依市中心城區城市照明專項規劃規劃(2013-2030)》,通過對照明主題、亮度水平、光源顏色、動態模式的研究,改善市民夜生活環境品質,增加城市照明附加值,提升國際石油城特色印象,展現石油文化,促進會展、旅游經濟發展;《克拉瑪依中心城區公共藝術專項規劃》立足石油文化的脈絡,注重城市產業職能轉變,通過體量小、融入性強的公共藝術在城市空間加以完善,營造克拉瑪依良好的人文景觀;《克拉瑪依城區大型戶外廣告專項規劃》通過建立設置標準,從公眾利益及城市景觀要求出發,對旅游景區、門戶節點等主要地段進行規劃設計,提升城市商業廣告設置水平。三是加強城市設計,突出城市特色。《克拉瑪依河兩岸城市設計》通過對穿城河兩岸現狀建筑的研究,提出外立面設計(改造)建議,提出重點改造區域意向,整合沿河岸線城市功能,激發活力,統籌考慮沿河空間景觀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4.加強規劃基礎研究。不斷加大對規劃新類型、新課題的探索與研究,努力用戰略的、發展的眼光,為城市發展謀篇布局,逐步實現從被動解讀到超前研究、加強指導的轉變。
一是開展有針對性的課題研究工作。委托住建部規劃管理中心完成了《克拉瑪依建筑特色研究和建筑風貌設計導則》。根據克拉瑪依城市特色,在整體空間環境、建筑風格、色彩、高度、沿街功能、綠化等方面做出詳細規定,借以輔助審批和控制地塊開發強度,創造宜居、秀美、舒適、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城市環境。《克拉瑪依土地開發強度課題研究》項目,對有待開發的天池南、昆侖路北側、原陶樂大酒店等周邊土地進行分析研究,通過用地性質、經濟、環境等因素分析,提出可開發容量和需要配套的服務設施,加以分析論證,達到城市有序開發,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的目的。《石油化工工業園區“油企”共生及產業用地合理布局課題研究》項目,通過對現狀用地進行分析、評估,優化產業,提出近、中、遠供地發展目標,建立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聯動機制,切實解決了石化園區工業用地利用粗獷,工業企業選址不能充分按照產業布局落實、地下油氣管線對園區發展存在制約等問題。
二是加大對規劃編制前的研究工作。水是城市之魂,為做好水文章,重點提升中心城區水系規劃的研究工作,加大對水資源的調查研究,依據高差設計水流路徑,改善微環境質量,使水資源迸發更大活力。開展了國際學校、金龍鎮搬遷、八一站區域以及永安華府項目的研究工作,不斷增強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實施。
(二)解放思想,提前謀劃,有力推動產業項目建設
注重以城興業,以業興城,科學謀劃,統籌兼顧,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的協調統一。醫療產業方面:完成了厚博學院、中心醫院搬遷的用地分析和規劃許可工作。并完成濱湖西路南延道路及系統配套的方案設計,提出了克—泉220kV架空線遷建初步方案,為打造一流的醫療服務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教育產業方面:依據新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完成了國際學校的選址及方案征集工作,提出了克包-準噶爾支線架空線遷建和燃氣、供熱系統的建設思路,努力為教育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信息產業方面:以云計算產業園區建設為依托,細化用地條件,大力推廣使用綠色節能材料,完成世紀大道南側、A01和B01地塊綠化工程方案設計,大大提升了園區形象,并且明確了220kV、110kV變電站位置,保障入駐企業用電需求。旅游產業方面:結合世界魔鬼城5A級景區提升工程,完善了景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提升了景區品質,促進烏爾禾區旅游經濟的發展。汽車產業方面:配合汽車城建設,對項目地塊進行深入研究,以用地集約、功能分區合理為原則,完成規劃許可以及濱湖西路南延、縱一路、橫六路的道路及系統配套的初步設計工作,為汽車城早日開業提供保障。民生工程方面:完成了拓湖、西南科技園、風華北等區域保障房的用地選址、道路完善及市政系統配套工作,進一步加大了社區服務用房規劃建設力度,不斷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結合道路和居住規模,合理設置公交站點,完成了黑油山公交停車場設計工作,為市民提供更好的市政公共服務。商業服務方面:加大對城南商業中心和經四路總部經濟帶的供地力度,細化用地條件,最大限度滿足我市商業需求,打造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截至目前,共發放選址意見書33件,用地規劃許110可件,提出用地規劃條件126份,新增居住用地15.35萬平方米,新增公共服務設施類型用地244.38萬平方米,新增商業用地75.91萬平方米。
(三)優化服務,注重品質,持續加強規劃審批工作
為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水平,我局把重點項目規劃審批改革作為切入點,建立項目服務對接聯系制,明確專人及時與項目單位對接溝通,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健全項目服務臺賬,確保每一個項目有對接、有建議、有措施、有催促、有結果。同時,不斷重塑工作流程、減少前置要件、壓縮審查時限,充分發揮“重點項目方案審查會”作用,將方案審查從串聯審批改為并聯審批,使工程許可都能按工作時限提前完成,最快的可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運用三維規劃輔助決策系統,增強了建筑的真實性和空間感,使規劃審批再次提速。全年共審批大學城、城南二期、綠色康城等方案123項。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172件,新增居住建筑面積133.15萬平方米,新增商業建筑面積77.45萬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積共計282.3萬平方米。
(四)依法行政,嚴格管理,穩步提升規劃監管水平
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復檢的目標任務,市規劃局簡化辦事流程、主動服務,不斷創新巡查機制,加大項目批后監管力度。全年完成開工驗線74項,竣工認可驗收86項,外裝材料確認40余項,未發生一起大的違法違規建設。在管理過程中,認真研究建筑材料的使用效果,并將結果及時反饋到審批環節,逐步探索出適合我市使用的建筑材質及使用方式。從一年的工作來看,建設單位在履行外裝材料確認環節更加規范,且整體施工能按規劃審批內容保持一致。建設單位在開工驗線和竣工驗收環節能夠自覺使用有資質的測繪單位進行放、驗線,竣工測量技術成果合格率顯著提高。
三、夯實機關作風,強化自身建設
1.加強作風效能建設。落實首問責任制,做到同一問題咨詢答復“一口清”,同一事項辦理“一次清”,真正做到首問必負責,負責必有效。制定了《克拉瑪依市城鄉規劃效能監察考核辦法》,將任務進行分解,層層落到實處,按照各個階段的目標任務要求,制定具體的工作進度表,從時間上、內容上、措施上、要求上做出明確規定。同時,強化責任連帶追究機制,確保追到底,究到位。自2014年7月,白堿灘區、石化工業園區規劃分局成立以來,做到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辦理各類項目68項,有效指導白堿灘區、石化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工作。
2.深化黨風廉政教育。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貫穿于各項工作中,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斷規范權力運行,強化監督制約,為城鄉規劃事業發展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環境。在責任制落實方面,按照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的內容,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局黨組統一領導,“一把手”負總責的原則,對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各職能科室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內容和范圍進行了詳細劃分,明確了共同責任、分管責任和責任追究,形成了上下貫穿、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在懲防體系建設方面,堅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制定了《廉政風險點防范管理辦法》,從制度了形成了規范干部廉潔從政行為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進行廉政風險防范,圍繞規范“人、財、物、事”四項權力的運行,梳理并確定了廉政風險防范控制點以及防范措施。在廉政文化建設方面,通過政治學習、微型黨課、道德講堂、參觀廉政教育基地、宣講廉潔從政干部事跡等多種渠道對黨員干部進行教育,增強了黨員干部的拒腐防變意識和抵御風險能力。在落實黨內各項監督制度方面,領導班子成員都能嚴格執行集體領導制度和分工負責制度、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制度、述職述廉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民主集中制等制度,對重要規劃項目和重大問題實行集體研究決定,在完成黨委、政府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中,實行黨組統一領導,班子成員各負其責、互相支持、求真務實、凝心聚力。在厲行勤儉節約方面,嚴格控制行政經費,公用支出年年有結余,“三公”經費使用無違規現象發生。
3.加大人才隊伍建設。以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為契機,選派了8名干部進駐雙環社區和黎明曙光社區開展幫扶工作,切實增強規劃干部的基層工作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了干部培養長效機制,適時、適度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各區掛職鍛煉,科級崗位實行競爭上崗,進一步優化隊伍結構,激活隊伍活力。
2014年即將過去,我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更應該看到不足,在2015年,規劃管理工作更要發揚敢打敢拼的精神,加強規劃研究,為打造高品質城市貢獻力量。
我的述職完畢,謝謝大家!
「標簽: 領導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