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眼看著天氣不斷變冷,大家在工作和學習之余也要注意保暖啊。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guān)于《姜子牙》的事情,之前我們的小哪吒獲得了不小的成就,而在電影的片尾發(fā)布的彩蛋就是講述的姜子牙。如今,距離大年初一的發(fā)布時間越來越近,關(guān)于他的消息也就接踵而來。
可是,一些小伙伴在看完預告片之后,卻感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部《姜子牙》似乎和哪吒有著換湯不換藥的嫌疑。畢竟兩部動漫都是講述了不信命。對于這個觀點的答案,需要我們看懂了這個宣傳片之后,再做討論。
對于哪吒大家已經(jīng)熟悉了,就是講述的一個魔丸從叛逆走向成熟的事情,主線是抵抗命運,而支線則是和敖丙與家人師傅之間的感情。姜子牙就不一樣了,他講述的是在商朝末年,因為九尾狐危害人間所以被圍剿。卻沒有想到在昆侖眾生的努力之下還是被他給逃跑了。
這個時候姜子牙來了,然而他也因為沒有消滅掉九尾狐受到了大家的斥責,最后被趕出昆侖。后續(xù)就是他重回昆侖的經(jīng)歷,雖然說都是不信命,但是姜子牙卻是重振雄風,而哪吒則是為自己的命拼搏,差距還是很大的。
篇二
《哪吒之魔童降世》與《姜子牙》兩部動畫電影的世界觀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所說的封神宇宙是不太可能做起來的,就比如前幾天哪吒和姜子牙聯(lián)動出的兩個短片,短片中最后的結(jié)尾合照卻出現(xiàn)了兩個申公豹,這就可以說明,兩者的世界觀相差比較大的。
最開始做的時候就沒有打算往一個世界觀上走,畢竟姜子牙上映時
間和哪吒并沒有差太久,兩個片子的籌備時間肯定有重復的時間段,如果為了強行統(tǒng)一世界觀,可能對影片有影響吧,而且都做好了,也調(diào)不了,光線對于封神世界的概念,應該是哪吒大爆之后才考慮的。
哪吒是和姜子牙差不多是一起籌備制作的,姜子牙也打磨了四年之久,不是什么哪吒火了才趕工制作出來的,期間才間隔多久,就算是肝帝也做不到啊,因為是不同團隊做的,所以現(xiàn)在人物并相同,賀年短篇上最后就有兩個申公豹,也不是因為哪吒火了才出來恰爛錢的,覺得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之前羅小黑的導演也說過姜子牙的這兩位導演不會出爛片的,還是有實力的。
而這兩部動畫電影都在貫徹一個概念,我命由我不由天,從兩個角度看待這雞湯感滿滿的宣傳語兼臺詞,其實感覺儼然不同。
現(xiàn)實中,所謂宿命其實在宇宙誕生之初乃至更早的時間開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注定,它是一種類似于蝴蝶效應的極微小的影響,它決定了時間軸上的一切,而人類最奇妙的地方就是能夠?qū)Υ税l(fā)起思考和探究,可惜我們不知道它是否有著盡頭,所以宿命在現(xiàn)實中才未知,才被高度發(fā)展的文明所批判,說著目光應當向前看。
但回到封神世界觀之中,創(chuàng)作者既定了天道是一種智慧生命體,祂們的意志決定下層生物的命運,而子牙的命運是否為神,萬物的宿命是否由神,這些都變成了值得思考探究,以及幻想創(chuàng)作的元素,故事由此徐徐展開。
所以分開看待,人終究不會像吒兒天生神力,終究不會像子牙徘徊昆侖天梯,我們的封神宇宙其實和斯坦李的漫威宇宙本質(zhì)相通,只是故事有所差別。
篇三
感覺口碑會兩極分化非常嚴重,因為這確實不是一個純娛樂的電影,但是我非常喜歡,看的時候一直在想:
所以,現(xiàn)在電影能觸及的最大底線,能討論的最大尺度,都要靠動畫電影來探索了嗎?
老實說,在看《姜子牙》之前,我對它的期望并不高。原因顯而易見
1、老蹭《哪吒》的熱度,感覺就是趁熱趕緊上映騙錢,而且《哪吒》那個國民度和喜愛度,想超越,實在很難。
2、預告片里著實看不出什么故事和人性,就是喊一些“救一人還是救蒼生”的俗氣口號,大概又是故事稀爛。
但是,看完整部電影,我才知道,為什么《姜子牙》的預告里,沒有講故事。
并不是電影里沒有。
電影里,不管是北海的日常生活感,比如怪物酒吧(?)里的接碗強迫癥大叔,還是大戰(zhàn)之后的“骨風鈴”對逝者與生者的慰藉,甚至對于紂王的職位title安排,都好笑的好笑,好哭的好哭,好玩的好玩。
而之所以預告里幾乎不告訴我們故事,那是因為,這個故事,有太多沒法說透的東西。
在國慶節(jié)這個“一片紅”的檔期,上映這樣的電影,不知道該說句厲害,還是該倒吸一口涼氣,覺得細思恐極。
《姜子牙》講的是什么故事呢?前方劇透預警。
電影從武王伐紂之戰(zhàn)結(jié)束后,姜子牙奉天尊之命,斬殺狐妖開始。但是,在斬殺之時,他卻又發(fā)現(xiàn),狐妖之事另有隱情,而天尊所謂“斬殺”,其實是一次滅口,在自我懷疑和追尋之后,真相,是這樣的:
原來,伐紂之戰(zhàn),是天尊看紂王昏庸,想要給天下人最好的安排,于是和狐妖結(jié)盟,許諾給狐妖位列仙班的好處,讓狐妖與人類女子連上同命鎖,附身其上,魅惑紂王,并且妖惑人間,使得民憤日起,最終推翻紂王。
說白了,一切都是天尊的一盤棋。
當然,是天尊,為了給黎民蒼生「最好」的生活而下的一盤棋,是一盤「保護」蒼生的棋。
但是,戰(zhàn)亂之后,蒼生過得真的幸福嗎?生靈涂炭、流離失所,各個團體之間彼此對立與仇視,狐族更是失去了生存的空間,人人得而誅之。
這是「最好」的生活嗎?對「眾生」都「最好」嗎?
天尊隱瞞真相,真的「保護」了蒼生嗎?
或者說,蒼生,需要「保護」嗎?
就算需要,那么,是誰決定了,由天尊來保護呢?憑什么,是天尊,來替蒼生,做決定呢?就算是最善良最聰慧最為蒼生考慮的天尊,就一定能做出對蒼生「最好」的決定嗎?
什么是「最好」呢?
「愛」和「善」必然會導致「好」的結(jié)果嗎?
總之,這是一個關(guān)于「控制欲」的故事,你可以說他隱喻了家庭關(guān)系中的大家長,以愛之名剝奪你自由的那種父母,也可以說,他隱喻了另一種「大家長」。
那些有資格「封神」和「斬妖」的天庭代表著權(quán)威,而天梯,其實是另一條「同命鎖」,它鮮紅的顏色,就像一條臍帶,保護著我們,為我們輸送著養(yǎng)分,同時,牽制著我們,禁錮和隱瞞著我們。
比如,他怕我們看到一些真實的「惡」會變壞,于是,他只允許呈現(xiàn)給我們一些虛假的「善」。
但電影又不是一味地批評著天庭,我始終相信,在電影的出發(fā)點里,即使到最后,天尊也并不覺得自己錯了,甚至,天尊也許真的沒有錯,他真的是全心全意為蒼生好,如果沒有天尊,可能蒼生會更久更慘地生活在紂王的淫威與壓迫之下,可是,那就可以允許欺瞞和控制存在嗎?
電影沒有非此即彼的答案,這也讓這個電影,更加彌足珍貴。
所以,現(xiàn)在電影能觸及的最大底線,能討論的最大尺度,都要靠動畫電影來探索了嗎?
這也許是幸運的吧,畢竟,這些電影的主要觀眾,是我們的下一代,也許,我們可以對未來滿懷信心。
可是,這也太不幸了吧,只有在最渺遠、最奇幻、最不真實的神話故事里,我們才能,費盡心思,放進去一點點真實的東西。
以上,就是我愛《姜子牙》,希望很多很多人去看,并且很多很多人能看懂和思考這部動畫電影的原因。
與此同時,《姜子牙》因為其主題的復雜和時長限制,確實存在事件比較單一的感受,但是事件單一不代表劇情不行,況且,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最后草率地讓天尊被處罰,是外力所致吧?
最后貼一張寧浩前幾天人物采訪里的話,電影啊,有時候不該僅僅是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