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去德國時,發現街道兩旁花團錦簇,各家各戶的窗臺上滿是盛開的花。有人就問,把花都面向街口,在家里就欣賞不到美麗的花了。但德國人可沒這種想法。“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便是他們做事的準則。滿街都是鮮花盛開,大家才能欣賞更多的花,不是嗎?當我為別人而奉獻時,自己也能得到更大的快樂。當每個人都學會為人奉獻時,這個世界不就都花團錦簇了嗎?
爸爸也曾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優秀的花匠,夜以繼日辛勤勞動,終于培育出一種又大又香的花朵。所有人競相采購,紛紛出重金買這種花。但一年后花朵卻與其它花朵并無二樣。原來這花匠極為小氣,有鄰居請求花匠施與一些這樣的花種,卻被花匠一口回絕。但為花匠傳播花粉的蜜蜂把鄰居家普通的花的花粉傳播到花兒上,久而久之,這種花就被同化了。這個花匠因為不懂得與別人分享,不懂得去為別人奉獻,結果卻失去了更大的利益。想想巴金的話,他將我們現代人最大的困惑明了簡潔地概括了出來。
不懂得奉獻的人,也不會得到回報。有句古語說得好:“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你為別人奉獻了,其實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接受奉獻的人,而是我們自己——我們獲得一顆慈悲高尚的心。
所以,讓我們做一個為別人甘于奉獻自己的人吧!就像巴金一樣,不做一個平庸之輩,活著就得為別人做事,為社會的進步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