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其中最有意思的算是《父親的陪護人》了,這個故事主要寫了:鄉下的西西洛到五十里外城里的醫院,看望生病的父親,結果他把一個病情嚴重的人當作了自己的父親,看了他六天六夜,最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父親,而父親讓他走時,他卻想繼續看著這個“父親”,他的父親同意了;他守到了第二天晚上,這個“父親”死了,西西洛對他說:“再見,父親!”,說完,他便噙著淚水,拿起包袱,緩步地走了出去。這個故事很感人,引起了我的深思,如果我是西西洛,我會這樣負責任嗎?會這樣照顧他嗎?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精神,對每一個人都要負責任。有一次,我們班同學生病了,需要回家,他讓我幫他看一下足球,我得幫他拿回家,由于我去足球隊訓練,把這件事拋到了九霄云外,就直接回到了家,到了家我才想起這件事,這時我都不想去取了,可是我想起了當天背得《論語》:“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我才跑去了學校,把球拿了回來。
我們要對每一個人負責,不辜負他們把這件事交給我。
「標簽: 《愛的教育》讀后感」
作者:大學校園網來源:大學校園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