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記》讀后感
《三毛流浪記》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漫畫書,當我第一次看到它時,就被它吸引住了。 故事中的三毛是一個可憐的孩子,過著四處流浪的生活,嘗盡了我們無法想像的苦。他把垃圾桶當成床,把報紙當成被子,把溫暖的太陽當成爸爸,把純潔的月亮當成媽媽。三毛來到烤鴨店,沒有錢只能看不能吃,餓了就把腰帶系緊,有時三毛還被富人家的孩子欺負,他們在三毛跟前吃烤鴨,讓饑餓的三毛饞得直流口水。
盡管如此,三毛還是勇敢地面對生活與現實。冬天,三毛見到一些可憐的人凍得渾身發抖,就會把自己的衣服脫下,給那些人穿。他見到一個老爺爺在路邊坐著,肚子很餓,他就會掏出僅有的一塊燒餅,掰成一半,把多的留給老爺爺。他看見老爺爺不夠吃,就把自己的也給他。不管別人有什么困難,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事情,他都會很情愿地幫助別人,而且從來不計較報酬。三毛永不放棄的精神、勇敢堅強的勇氣和樂于助人的品質讓我由衷地佩服。
在冰冷的舊社會,像三毛這樣的兒童太多了,我的爺爺也出生在那個年代,雖然生長在魚米之鄉,可由于父親早逝,家里沒有田地,太奶奶只好靠乞討為生,把爺爺拉扯大,受盡了貧窮和欺凌,可與三毛相比,爺爺又是幸福的。解放以后,十歲的爺爺進入了學校,后來又考進了北京的大學讀書,現在過著幸福而充實的晚年生活。十歲的我更幸福了,有一個溫暖的家,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愛,給了我很快樂的生活,我進入了美麗的校園,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我有好多小伙伴,我們能在一起快樂的玩耍...... 和三毛過的暗無天日的生活比起來,我們作為生長在新中國的“祖國的花朵”,現在的生活真是太美好、太幸福了。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學習三毛的優秀品質,加倍努力學習,為社會多做貢獻。
「標簽: 三毛流浪記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