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我們要緊緊抓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歷史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牢固樹立經濟發展我發展和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觀念,加強管理,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切實提高對優化經濟環境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為優化經濟環境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經濟建設的服務者、推動者和促進者,做優化經濟環境的排頭兵。
第二要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公安交通民警應將自己的本職工作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切實做好服務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克服和糾正以管人者自居的錯誤思想和錯誤做法,自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四難現象。要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推行便民利民措施,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為招商引資創造一個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
第三要采取人性化工作態度,把人民的權力交給人民。常言道:警力有限,民力無窮,走群眾路線是公安工作始終不渝要遵循的。從群眾滿意的地方作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要保持良好的警風警紀,深入到群眾中去,親民、護民、愛民、為民,滿足于人民的需要、實現人民愿望、維護人民的利益,敢于贏得群眾信任和支持。要把以人為本,換位思考轉換成一種思維定式滲透到我們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我們在行政執法活動時,要設身處地為行政相對人著想,想得更妥貼、更周全。
第四要擺正自己和民眾的位置,牢固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意識,做到情為民所系,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緊緊圍繞執法為民這一根本,查找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換位思考,深刻反思作為一名執法者心中是不是裝著群眾,設身處地為弱勢群體考慮,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服務。要進一步端正執法思想,牢固樹立權為民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事為民所辦的觀念。不斷增強大局意識、政治意識、憂患意識、群眾意識和法治意識,為新世紀新階段的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文明執法是對人民警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只有文明執法、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我們的交通管理事業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才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