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作為一名應試者,在面對考官的“追問”時,一定要保持穩定的心態,不要緊張,更不要害怕,尤其是不要輕易地改變自己的答題思路,而要順著考官“追問”的要求,認真思考,及時作答。考生的心理素質,既是考官要考的范圍,也是決定考生面試成績的關鍵。考生在面對考官的“追問”時,要注意克服三種不良心理:一是覺得考官在故意“刁難”。這是一般考生面對考官“追問”的第一反應。通常情況下,人們的思維定式都是從壞的方面去考慮,但實際上,考官在面對考生時,都希望能夠選拔出優秀的人才,這不僅是考官的職業道德決定的,也是這種公開選拔的機制決定的。在面對考生時,考官面前擺放的都是一張“白紙”,誰都想去畫一張最美的圖畫。所以,考生在面對考官的“追問”時,沒有必要把考官往壞處想,從而產生不應有的抗拒心理,而應當積極配合,認真思考,慎重作答。二是心情突然緊張。這也是很多考生的通常反應。這樣的反應多發生在性格內向、沒有見過大場面的考生身上。在面對考官的“追問”時,有的考生心情突然緊張起來,甚至打破了自己的原有思路,頭腦轟鳴,不知所措。作為這樣的應試者,除了平時要加強面對公眾場合講話的鍛煉外,還要注意在答題時,一定要思考半分鐘,并迅速在面前的紙上列出答題提綱,不論考官是否“追問”,都能從容應對。三是怕考官打“低分”。這也是考生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這種心理反應應當說是完全沒必要的。前面已經說過,面試考官對考生進行“追問”,是考官對考生的關心和愛護,只要考生認真思考,從容應答,不僅不會丟分,而且還可能增加分數。
要從態度上配合考官的“追問”。這是避免失去不應該失去的分數的關鍵。在考官“追問”后,一些考生表現三種不良態度:一種是一臉漠然,很冷淡。有的考生直接回答:“沒有什么可補充的。”一種是答非所問、心不在焉。有的考生回答“追問”偏離了主題,讓考官感到很失望。還有一種是口若懸河,極力表現自己。有的考生夸夸其談,借機極力推介自己,結果不僅沒有得到考官的認同,反而引起了考官的反感。考生的態度影響著考官的心理,從而產生“印象分”,這個分是沒有標準去衡量的,只有考官自己清楚。有時,也正是考官這瞬間的“印象”,決定了一個考生的面試成績乃至未來的前途和命運。作為應試者,這一點務必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