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就是過于依賴招募網站進行海投履歷,無針對性的投遞會給HR帶來負擔,導致HR放棄這個招募管道,所以,很多人的履歷根本就沒有被看到,因為成千上萬封無效郵件誰都不愿看,誰也看不過來。
第二,不了解企業其他的招募管道,導致招募會爆堵,郵箱爆堵。
第三,不會想到將招募信息與自己的求職方向、職業目標進行比較,導致人與職位的匹配性較低,求職有效性大大降低,隨之帶來的是更大量的投遞,在惡性循環中求職。
第四,只會“求”,忘記“征”,即只針對企業發布的招募信息去投遞履歷,而忽略了“征”。其實,我們也可以在企業的細分管道,如專業論壇上發布個人 的求職信息的,這也擴大了選擇企業的面,同時,也讓企業看到了你的自信。征婚網站不就是這樣嗎?你既可以看別人的征婚信息,同時自己也發布征婚信息,如果恰巧你們彼此看到了對方的信息,不就加速圓了你們的結婚夢了嗎?
同樣的手段、同樣的信息、同樣的投遞方式給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帶來的只有一個結果:大量的信息。
因此,在利用傳統、大眾的方式獲取招募信息時,我們也要采用一些新奇方式,當然,前提是我們需要知道企業招募都通過哪些管道和方式,因為他們發布信息的管道和方式就是我們獲取信息的管道和方式,而這就是 研究企業的好處。
建議求職者在投履歷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切忌投寄同一個公司多個職位
投寄履歷的時候,切忌一口氣投寄同一個公司的多個職位。特別是一些根本不相關的職位。比如說同時應征技術部經理和銷售部經理。這樣只能說明兩個問題:你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規劃;信心不足。
2、切忌求量不求質
雖然說網站上刊出的招募單位的職位描述,是很理想的狀態,最終的勝出者可能也難以完全符合列出的各項要求。但它說明了用人單位在招募時注重的方面。投履歷時不能只貪圖每天投出的數量,而也應參考自身條件。
收到的履歷中,有很多應屆畢業生應征“技術部經理”。而該職位的任職要求第一條就是5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這說明,此職位是有比較豐富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才能勝任的。不是說不讓投,而是請在投遞履歷之前考慮一下勝出的機率,免得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3、如果是通過各種求職網站投寄時,一定要嚴格按照網站上要求的格式輸入郵件標題。
比如說“姓名+應征職位+信息來源”。否則,會被一些企業的內部郵件系統自動歸類到垃圾郵件中。本人現在每天都能從垃圾郵件中拯救出不少求職履歷。辛辛苦苦填寫的履歷,只因為在郵件標題上的一時疏忽,就被當成垃圾郵件,實在冤枉。所以,請大家一定要注意標題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