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生涯咨詢案例
阿燦是去年7月畢業的本科生,畢業就等于失業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從畢業前幾個月開始,他就是招聘會與各大招聘網站的常客了。投出的簡歷足有兩三百份,得到的回復卻只有寥寥數個,還都是一些他不喜歡的崗位。在十分沮喪的情況下,阿燦走進向陽生涯咨詢室。經過職業規劃師的了解與分析,我們發現阿燦其實是一個各方面素質都不錯的年輕人。
相對于阿燦,Jane算是很有求職經驗了,但結果卻更不幸。Jane工作快四年了,期間換過三份工作,最近又要準備
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通過對他們實際情況分析,CCDM職業規劃專家發現:很多朋友都陷入了寫簡歷的誤區。不僅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求職時間與成本,更是錯失了很多好工作機會!
下面我們就列舉職場中人最容易陷入簡歷編寫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詞匯描述缺乏量化表達和獨創性
在自我評價一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活潑開朗、外向大方、勤奮努力”等詞匯。千篇一律的風格很容易讓你的簡歷落入“不通知面試”的行列。在文字中無法突出自己的個性,是這種簡歷最失敗的關鍵。
那么,
簡歷不像文學創作,詞匯越豐富,就越會贏得HR的青睞。簡歷更像數學問題,需要理性和邏輯的思維,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論據充分是好簡歷的幾大特征,此時的論據就需要量化的表達了。當量化的論據豐富了,簡歷自然也會與眾不同!
誤區二:言過其實對于自己的描述水份過多
簡歷寫得漂亮,并不是意味著不切實際地把自己表揚一番。造成現實中很多人的簡歷水分過多,丟失了誠信分數。尤其是一些學生朋友,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就猛對自己大學期間的表現做文章,學生會的干事成了學生會副主席,做過兩份家教也變成了社會實踐豐富等等。此舉一定會讓閱人無數的HR產生懷疑。
簡歷的真實可以反應出一個人的誠信品質,而這往往是HR對于求職者的基本要求。在自我評價一欄的發揮確實可以為自己增彩不少,但是堅決不要言過其實。此外,即使是自我夸獎也要有針對性,與職位不相關的部分大可刪除。因為與應聘的崗位相關經驗與技能才會有價值,如果是不同的領域或職能,再豐富的經驗也不會讓自己脫穎而出。
向陽生涯建議大家在簡歷或面試過程中,盡量讓人事經理關注自己的特長與優勢,比如學習能力、專業理論等等,作為一個新人,你也可以坦誠的加一句:雖然我缺少經驗,但相信時間可以證明,我會是你優秀的員工。若是在簡歷的最后能夠附上班主任或學校領導的推薦信,會顯得更客觀、公正一些,避免王婆賣瓜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