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 - 訪華行動
訪華內容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邀請,美利堅合眾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于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對國進行國事訪問!
2009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離開新加坡訪問中國,首站為上海,16日轉往北京。這次奧巴馬首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美國總統10多年首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外界普遍關注的胡奧會17日在北京舉行,這是兩人繼在倫敦和紐約之后的第三次見面,經濟、氣候變化以及朝鮮、伊朗核問題等將是中美此次元首峰會的主要內容。由于美國近來頻頻對中國產品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因此如何化解貿易爭端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也將是會談的焦點議題之一。
結束中國之行之后,奧巴馬18日前往韓國,預計他將會對駐韓美軍發表講話。由于美國面臨著對阿富汗增兵的問題,奧巴馬很快就會作出決定。因此在美軍基地發表講話是否會透露相關的信息受到外界關注。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邀請,美利堅合眾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于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和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會談,成果豐富。
上海、青年--溫故而知新
奧巴馬將他第一次訪華行程的第一站選擇在上海,別具深意。與青年學生交流,是奧巴馬上海之行最大的亮點。他在演講中努力拉近自己與在場青年的距離,用上海話“儂好”開場、引用中國古語“溫故知新”、從“乒乓外交”談到《上海公報》、再度表示“不尋求遏制中國”。
會晤、聲明——尋求雙方關系新定位
訪華期間,奧巴馬與三位中國領導人進行了雙邊會晤。在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時,兩國元首達成多項共識,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雙方一致同意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伙伴關系”。這是在兩國確立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的基礎上,雙方對中美關系定位又一種新的表述。
會談后,雙方發表了《中美聯合聲明》,這是兩國時隔十二年后再次發表聯合聲明。這份聯合聲明不僅體現出中美在雙邊關系方面的共識,更以大篇幅論及經濟復蘇、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核不擴散等幾乎所有的重大全球性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對中美關系新定位中“應對共同挑戰”的具體闡釋。
在會見吳邦國時,奧巴馬表示,對中國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在會見溫家寶時,奧巴馬再次強調,美中關系具有全球意義。
故宮、長城——加深文化理解
此次亞洲四國之行,奧巴馬只在中國安排了參觀項目。在北京期間,奧巴馬前往故宮、長城參觀。美聯社評論說,“參觀到訪國的名勝古跡,體現了一位領導人對這個國家文化的尊重”。
參觀過程中,奧巴馬對中國文化和歷史表達敬意。在故宮的留言簿上,奧巴馬寫道:“故宮的確是雄偉壯麗,是中華文明燦爛輝煌、長盛不衰的見證。”
發表中美聯合聲明
《中美聯合聲明》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邀請,美利堅合眾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于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和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會談,成果豐富。雙方積極評價中美建交三十年來兩國關系取得的巨大發展,并就推進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達成一致。奧巴馬總統將分別與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舉行會見。奧巴馬總統還與中國青年人進行了交流并回答他們的提問。
一、中美關系
雙方認為,兩國領導人保持密切交往對確保中美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至關重要。雙方認為兩國元首今
年以來的三次會晤和兩國其他重要雙邊交往加強了兩國關系。奧巴馬總統邀請胡錦濤主席于明年訪問美國,胡主席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兩國領導人將繼續通過互訪、會晤、通話、書信等方式保持密切溝通。
二、建立和深化雙邊戰略互信
雙方認為,二十一世紀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不斷加深,對和平、發展與合作的需求增強。中美在事關全球穩定與繁榮的眾多重大問題上,擁有更加廣泛的合作基礎,肩負更加重要的共同責任。兩國應進一步加強協調與合作,共同應對挑戰,為促進世界和平、安全、繁榮而努力。
三、經濟合作和全球復蘇
雙方決心共同努力,推動全球經濟實現更加可持續和平衡的增長。為此,雙方注意到彼此強有力和及時的政策措施有助于遏制全球產出下降和穩定金融市場。雙方同意延續現有舉措以確保強健、可持續的全球經濟復蘇和金融體系。雙方重申將繼續在宏觀經濟政策領域加強對話與合作。雙方承諾履行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二國集團峰會和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作出的所有承諾。
四、地區及全球性挑戰
雙方認識到,在當前國際形勢發生復雜深刻變化的情況下,中美在合作應對地區和全球安全挑戰方面擁有共同責任。雙方強調中美在亞太地區擁有廣泛共同利益,支持構建和完善開放、包容、共贏的地區合作框架。雙方將努力推動亞太經合組織在促進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以及東盟地區論壇在促進地區安全合作方面發揮更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