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先后擔任中共福建省委秘書長、書記漳州特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長,福州中心市委書記等職務。1933年5月-1937年,因為叛徒出賣被國民黨逮捕入獄,在獄中積極的與敵人斗爭,度過了四年。
1937-1940年,擔任湖北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后來擔任了鄂豫邊區和新四軍鄂豫挺進隊政治委員。
1940-1949年,先后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總政治部秘書長兼宣傳部長。1949-1969年,先后擔任中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廣西省委代理書記,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書記,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央委員。在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并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宣傳部長。他還曾當選為三屆人大代表,二屆、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1978年12月24日,陶鑄同志的追悼會在北京隆重的舉行。
陶鑄的子女
陶鑄的子女有哪些?人們總是會這樣問,陶鑄與自己的妻子相濡以沫那么長時間人們總是會想當然的認為陶鑄會兒女滿堂,但是實際上為了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陶鑄的夫人曾志在生下陶鑄的女兒陶斯亮之后就做了絕育手術,所以說到陶鑄的子女只有女兒陶斯亮一個人而已。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陶鑄的子女——女兒陶斯亮的情況。
陶斯亮,生于1941年,現在還活躍在自己的領域內,陶斯亮籍貫是湖南省祁陽縣,出生在陜西省的延安,早年的時候父母因為工作需要將陶斯亮交給了一個殘疾軍人楊順卿,童年時期楊順卿就是陶斯亮最親最親的人。后來楊順卿帶著陶斯亮不遠千里奔波,在路上走了一年前去找陶斯亮的父母。最終陶斯亮回到了父母身邊,楊順卿在陶斯亮九歲那年離開了陶斯亮。后來在父親陶鑄的堅持之下,陶斯亮的大學志愿選擇了醫學專業,在1961年就讀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并且在196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67年陶斯亮畢業,作為陶鑄的子女的陶斯亮被分配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醫院,后來到了解放軍第26醫院和空軍總醫院醫生。作為陶鑄的子女的陶斯亮直到父親去世之后才明白了父親讓其選擇從醫的苦心。
陶斯亮25年的從醫經歷已經習慣了作為一個醫生的社會角色,1987年陶斯亮調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六局副局長。1991年放棄了公務員身份和副局級待遇,到中國市長協會任副秘書長、秘書長,同時兼任中國醫學基金會副會長、會長(至2002年9月)。2001年6月起任中國市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醫學基金會副主席。2005年4月,任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主席(2006年4月起,曾兼任基金會理事長)。現任中國市長協會專職副會長兼女市長分會執行會長,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市長》(中國市長協會會刊)主編。陶斯亮是十屆和十一屆的政協委員。
陶鑄故居
在陶鑄的故鄉湖南省祁陽縣潘市鎮石洞源陶家灣村建立了陶鑄故居,供人瞻仰,在這里導游將會向你講述陶鑄同志生前的故事,讓您回到陶鑄生活的那個時代。2003年陶鑄故居已經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其實現在的陶鑄故居陶鑄并沒有居住過,陶鑄同志曾經居住過的故居已經被淹沒在了石洞源水庫之內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陶鑄故居是根據陶鑄原來居住的房屋的式樣建立起來的。這座陶鑄故居土磚墻,椽、門窗、青瓦大部是從陶鑄居住過的故居上搬遷來的原物。陶鑄故居前有小坪,四周樹木蔥郁。1997年在陶鑄故居的旁邊建了陶鑄故居陳列室。陶鑄故居總共有青瓦平房5間,一共有200平方米,陶鑄故居的前面有約1500平方米的廣場,能夠集會停車。山頂建有陶公亭、松風亭。從山頂之上可以俯瞰湖水,波映青山,松濤陣陣,讓人不禁產生無限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