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兼職”網絡詐騙途徑主要有幾種:一種是假借網絡兼職、加盟代理的名義,伺機實施詐騙;另一種是求職者在網絡求職過程中泄露的個人信息,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案例一 網上兼職刷信譽被騙
25歲的小英從事金融理財銷售工作,閑暇之余她想找份兼職多賺點錢,便在網上發了自己的簡歷。結果,兼職工作沒找到,卻招來騙子。
一位“陳小姐”通過QQ與小英取得了聯系,“陳小姐”自稱他們公司正在招人做“網絡刷信譽”的兼職工作,他們公司是各大網絡服務平臺授權認證的公司,主要業務是淘寶、1號商城、拍拍等刷網絡信譽工作。薪酬方式主要是通過業績單來賺取傭金……
短短一個小時的互相了解,小英在聊天中看到了無限的“商機”。隨后,小英根據對方的要求,用自己的錢購買一些虛擬物品。
三單下來,正當小英滿心歡喜地計算自己可以賺多少錢的時候,“陳小姐”的電話就再也打不通了。就在這個時候,小英意識到,自己被對方以網絡兼職刷信譽工作為由,忽悠走了4860元錢。
警方提醒:網絡的普及,讓不少求職者都會通過網上求職。同時,網上的各類兼職也多了起來。刷信譽兼職工作本身就存在貓膩,騙子在發布虛假信息時,一定會提到“高回報”、“收益快”等字眼。這些字眼對于求職心切的市民而言,誘惑力是極大的。要徹底避免上當受騙,最好的辦法就是拒絕刷信譽這種作假行為。
案例二 面試后個人信息泄露了
小李從江西來寧波有段時間了,一直處于無業狀態。最近,他突然接到一個理財單位的面試電話。小李也沒有多想,準備好就去單位面試了。
簡單的面試后,該單位的面試人員就讓小李回家等消息。第二天一位自稱“張經理”的人打電話來,說自己在接待領導,急需包個紅包給領導,但又不方便直接出面,希望小李能幫個忙,先墊付300元,并匯入領導賬戶。
為給“張經理”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小李用手機銀行將300元錢轉入“張經理”提供的銀行賬戶。沒過多久,對方電話又來了,還想再借1萬元。
這下小李感覺不對勁了,他趕緊去面試單位找張經理。張經理告訴小李并沒有問他借過錢。兩人核對手機號碼后發現,之前聯系小李的“張經理”是騙子。
警方提醒:求職者在網絡求職過程中泄露的個人信息,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務工人員一定要通過合規的、合法的勞務市場找工作,千萬不要隨意相信“黑中介”、游擊招工者。求職者更不要隨意將貴重物品或財物、證件交由他人。一旦發現自己被騙了,要立即撥打110報警。
兼職企鵝六點建議,求職者不妨看看
除此之外,還有勞務中介和騙子公司一起演的“雙簧”招聘詐騙,謊稱內部有人的“找關系”招聘詐騙等,詐騙手段形式多樣,如何有效預防,求職者要謹記以下6點:
1、求助于有經驗者。外出務工找工作的時候最好與有打工經驗的同村、同鄉結伴或求教于他們,以少走彎路,不受騙。
2、不要被街頭小廣告所迷惑。街頭的招工小廣告往往以優厚的待遇和工資報酬誘惑急于找工作的人,但這里不乏有騙取錢財的黑廣告,民警提醒求職者對這類小廣告要慎之又慎。
3、要通過正規勞務市場或有營業執照的中介所找工作,不要到黑勞務市場找工作,以防錢財被騙。
4、對于先讓交報名費、培訓費的招工條件,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騙。
5、找工作時不要將本人的身份證、暫住證、居住證等有關證件隨意交給招工者,防止被騙子所控制,而逼迫交出錢財。
6、欲租沿街門店做生意時,一定要認真查驗出租房屋是否在派出所有登記備案,查清出租人與房屋門店的真正關系,防止有人“空手套白狼”騙取錢財。
作者:兼職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