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中的欺詐犯罪上升
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32億,較2013年底增加2962萬人,半年增長率為9.8%,為全球各國網購人群規模之最。與此同時,網購交易中的欺詐犯罪也在急劇上升。今年上半年360網購先賠服務共接到網絡欺詐報案約1.3萬例。
從地域分布看,廣東、山東、江蘇是2014年上半年國內網購被騙報案人數最多的地區。從受害者人均損失來看,浙江金華市以人均3773元,成為全國網購被坑最慘的城市。
一萬人中就有一人被騙
報告顯示,網絡兼職、網絡游戲、退款欺詐、虛假購物、消保欺詐、網上博彩、視頻交友、投資理財、虛假團購、虛假票務、批發欺詐、網購木馬、虛假中獎、話費充值和虛假藥品是2014年上半年最為常見的網絡欺詐類型。
“網購中,一萬人中就有一人被騙!”360安全專家介紹,從報案數量上看,網絡兼職類欺詐現象最為嚴重,受害人群數量最多,其次為退款欺詐、網絡游戲、虛假購物,三者均超過1000次。
受害者中男性是女性近2倍
報告透露,男性受害者數量占比63.2%,遠遠大于女性受害者比例(36.8%)。從年齡分布上來看,90后(16歲~25歲)占到了受騙人數近六成,其次是80后(26歲~35歲)占到了三成多。受害者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0歲,最大的82歲。
從購物對象性別來看,男性受害者在網絡游戲、虛假購物、網上博彩、視頻交友、投資理財、網購木馬和虛假中獎類欺詐中占比均明顯高于女性受害者。而女性受害者在消保欺詐、虛假藥品類欺詐中占比明顯高于男性受害者。
“要時刻注重網絡id,避免網上被坑。”360安全專家表示,網民的電商賬戶幾乎成了網絡身份id,通常綁定網銀快捷支付,一旦電商賬戶密碼信息泄露,就面臨網銀被盜刷風險。所以,消費者重視個人賬號安全,定期修改密碼,并使用安全瀏覽器“網站名片”識別網站真實身份,避免在非可信網站提交個人信息。
作者:兼職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