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陳艷榮的建議:妥善對待跳槽問題,很重要
你現在面臨兩大問題:一是頻繁的跳槽,二是盲目的跳槽。一份工作沒有堅持干多久,一不稱心如意就跳槽,這樣很不好。而你在選擇新公司的時候,又錯誤地預估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能很快適應”,但偏偏事與愿違。你現在想回到原來的熟悉的工作環境中,但崗位又出現了飽和,這是比較難的。
也許你更愿意選擇再找一個企業,再次重新開始。但你這次再找工作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考慮工作平臺是否適合自己(利用網絡渠道和人脈關系,多方打聽新公司的背景和工作環境);
2、客觀并充分地評估自己的能力,衡量自己是否真的能勝任新工作新職位(建議請你的朋友或者你以前的同事幫助你一起分析情況);
3、這次一定要堅持做得長久一些,至少要保證一年以上的連續工作經歷,不要再頻繁跳槽了,否則你的簡歷會很“難看”!
本期職場專家陳艷榮簡介:多元化企業資深人力資源管理者,曾全程策劃大學生精英培養計劃,擅于就業指導、職場技能培訓、企業制度構建、勞動關系等方面。
職場最忌諱的4種跳槽方式
一、隨意改行,盲目跟潮。
沒有一個行業是永遠的熱門。不考慮自身專長和興趣,即使應聘成功,也難以長久。何況每一次換行都必須從新手做起,知識和經驗難以積累,也很難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如果到了四十歲還沒有在某個行業里開拓出一片天地,那么跳槽就業將會變得比較艱難。這里還要提醒廣大的應屆畢業生,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專業,畢竟學以致用者輕車熟路,較非專業者容易上手得多。隨意改行意味著沒有職業目標,難有發展。
二、不加分析,盲目聽信。
據統計,約有50%的跳槽是為了追求高薪。通過跳槽能讓薪資上個臺階固然是好,可是為了一兩百塊跳槽就顯得過于草率。現在很多中介或公司在招聘的時候說得花好稻好,可是工作后才發現被騙。比如在“年薪”上作文章,在“四金”上“搗糨糊”等等,花樣百出,不一而足。求職者如果不加分析,就會輕易入甕。有的人在跳槽時只盯住薪資,不考慮自身的長遠發展,更是得不償失。盲目聽信者往往會迅速再次跳槽,進入惡性循環。企業認為這樣得求職者做事草率,難堪大用。
三、意氣用事,盲目跳槽。
有些人僅僅因為一點小事與上司或同事意見不和,便“一紙休書”,“掛印而去”。這樣的人情商一般高不到哪兒去,更缺乏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換了環境也難有作為,反易成為老單位同事的笑柄。企業一般也不愿招聘。
四、急于求成,盲進忙出。
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晉升。有志向是好的,但是急于求成就不行了。急于求成者往往“欲速則不達”。一位曾在金貿大廈工作過的人事告訴筆者,金貿大廈最后晉升到高層管理位置的并非當初能力最強者,而是能堅持留到最后的人。經驗和能力都需要日積月累。來到新的環境,光是獲得領導和周圍同事認同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晉升機會的獲得更需要耐心。因此,現代成功學認為成功更多的取決于情商和逆境商,而非傳統意義上的智商了。要把潛力轉化為能力,實力轉化為地位,切忌急于求成,頻繁跳槽,況且好企業一般都比較看重員工的忠誠度,頻繁跳槽乃大忌也。
那么,要怎樣做才能通過跳槽求得一份滿意的工作呢?這里提幾個問題,建議讀者在有意跳槽前認真思考:
1、10年甚至20年后我的職業目標是什么?我現在又處在哪個階段?我準備如何實現目標
2、我的優勢在哪里?我的特長有哪些?我的興趣是什么?我準備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利用和發揮它們
3、我的工作經歷對下一個求職目標有什么幫助?我還有哪些欠缺
以上這些也是企業招聘過程中普遍關心的問題。通過冷靜思考,不僅能讓您在擇業時更為理性,還能幫助您在面試時坦然面對主考官,自然容易求得一份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