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會客廳,為實踐隊員介紹的馬老師說到:“雖然紅色文化資源在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擦亮紅色印記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新時代鄉村治理體系要求和標準的不斷提高, 紅色文化在融入鄉村振興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據此實踐隊員了解到,在鄉村振興建設中,大多考慮的是農村第一產業的經濟效益、生態保護及生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與鄉村振興的結合多為流于表面的、僵化的結合,融合度較低,難以實現其應有價值與功能;而且對于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保護與開發力度不足。在鄉村地區,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革命老區用于投入到紅色文化資源的資金較少,在物質層面上客觀地制約了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這些都影響了紅色文化育人價值整體效應的有效發揮。
實踐隊員就紅色資源利用問題提出建議,首先深入挖掘鄉村文化紅色資源,因地制宜發揮資源優勢;其次創新鄉村文化活動內容,拓展鄉村紅色文化宣傳方式;最后促進紅色文化資源挖掘與技術創新,合理優化部分產業結構,助推體系多元融合發展等策略應對。
紅色文化資源,穿越歷史,照亮未來。根植“紅”文化,做好時代“新”傳承,要保護好、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生生不息的“紅色血脈”,紅色資源是我們黨百年來歷經苦難、頑強拼搏的深刻見證,是各級黨組織和各族人民最為寶貴的思想支撐和精神財富。經過一天的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以文化“領跑”為鄉村振興“賦能鑄魂”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