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半,華農實踐團成員分成兩隊進行活動,五名同學赴油鋪街小學組織教學,其他四名同學在分路鎮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門的相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分路鎮協助鄉鎮工作人員進行人居環境整治的階段性成果驗收。到達鄉政府之后,實踐團成員們先了解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相關內容,學習了考核評分的細則。
驗收工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四人在鄉鎮干部的帶領下前往圩壩村、港西村、新壩村等六個村莊的樣板示范點,驗收評估工作除了日常的宣傳工作、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村容村貌整治和農民建房管理、廁所革命工作等“硬件”的完成情況,也包括一些“軟件”資料的整理收集情況。
實踐團成員了解到,部分村莊通過建立以組為單位的環境衛生評比制度,以美麗庭院創建為載體,定期開展衛生檢查評比并上墻公示,對農村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
走在阡陌小道上,整齊怡人的小村莊、平整潔凈的地面,民居掩映在樹木中。村民們表示:“我們不僅住上好房子,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現在干凈多了,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變化,感覺很舒服。”
“鄉村舊貌換新顏,鄉村入戶滿目景”,從道路兩側到溝渠岸邊,從房前屋后到田間地頭,從雜草叢生到栽花種樹,一個個美麗的鄉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在協助鄉政府進行成果驗收工作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看到了農村地區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效,也體會到了基層干部工作的辛苦,作為華農的學子,華農社會實踐團將繼續懷揣著對三農的情懷與熱忱,深入農村、走近農戶,在實踐中勤耕不輟,在耕讀中踐行“立己達人”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