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水墨,感受當代水墨的藝術特點以及新水墨的表現方法,7月20日,向草原夏令營在奈曼三中開設了實驗水墨課程,在蔣琳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了課堂,開啟了自己全新的水墨作畫之旅。

課堂伊始,蔣琳老師從作品賞析入手,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面對美術課程,孩子們的回答天馬行空,眼神中不免滿是對課程的好奇與憧憬。

學生們首先學習的是水墨拓印。拓印原指將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紙、墨拍印出來,以便保存和流傳的工藝方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實驗水墨課程中的拓印保留了傳統拓印的基本技法,但重心卻放在了更加隨性無拘的創作發揮上,低難度、高自由度的操作,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學生們在蔣琳老師的指導下,將墨水和不同顏色的顏料依次滴入水中,在大膽的發揮創作下,一幅幅千姿百態的圖案躍然出現在水面上。對學生而言,這是初次嘗試的新奇,是動手實操的滿足,亦是完成一幅意義豐富的作品時的雀躍。
課程的第二部分是水墨滴畫。滴畫是繪畫中一種十分自由不受束縛的創作手法,創作者往往是將筆刷蘸上顏料后,隨心所欲地揮動,將顏料隨性地滴落在畫布中,從而脫離了傳統的繪畫方式。
當創作完成后,孩子們爭相欣賞彼此的作品。蔣琳老師鼓勵同學們積極上臺,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學們反響積極,雖然稚嫩的面孔上略帶羞澀,但卻按耐不住想要分享的喜悅。

在展示的過程中,蔣琳老師多次提問,引導孩子們進行討論,讓學生們從一幅幅不同的作品中去推測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以此來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蔣琳老師說:“實驗水墨并不以課本知識的教授為目的,而是用全新的課程幫助孩子探索和發展課外的興趣愛好,給予孩子一個動手的機會,讓孩子體驗到實踐的樂趣。”實驗水墨課程的開展,是向草原文化夏令營重視興趣發展,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體現。
實驗水墨教學使學生認識中國畫、產生美的悟性和創造力,通過實驗水墨學習培養對本民族藝術的興趣和愛好。向草原實踐團負責人包晗說:“當今的水墨畫教育旨在大力提倡創新思維和發展藝術創造才能。但長期以來,單獨的水墨畫教學課程極少,缺乏對其繪畫神韻的正確詮釋。對學生進行水墨畫教學,無疑是新課程標準的宗旨所在,也提高了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日后,支教老師們必將以更加充沛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以實操為船,以興趣為帆,揚帆起航,在奈曼三中這方小小的天地中,給予孩子們一個多彩且難忘的假期。 |
|
作者:郭潤來源:山東理工大學向草原支教實踐團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