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貴州理工學院"青馬夏鄉"實踐隊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一同緬懷革命先烈,重溫黨在革命戰爭中的曲折歷史和輝煌歷程。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物、文獻、照片等,記載并重現了當時紅軍在遵義的活動,以及從瑞金、遵義再到陜北的長征過程。實踐隊通過圖片參觀、視頻展示等方式,全面、切身地體會到紅軍作戰的艱苦與偉大,欽佩紅軍堅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嘆服紅軍作戰的機智神勇與從容不迫,更加堅定對黨的信仰,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學習革命精神,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時代號召,指導老師孫赫男帶領貴州理工學院“青馬夏鄉”實踐隊前往遵義市桐梓縣海校街道柏果樹社區進行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目的是走進農村基層,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后續服務工作,關心陪伴易地扶貧搬遷兒童,真正全方位了解鄉村振興戰略。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共分為走訪調查、體育健身培訓、衛生知識普及、學業輔導、普通話推廣五個內容,通過這五個活動的開展促進志愿者了解社區,磨練志愿者意志、增長志愿者才干、彰顯當代青年風采。
走進基層社區,感受搬遷變化
9月8日,“青馬夏鄉”實踐隊走進柏果樹社區,感受搬遷變化,為后期志愿服務做準備。進入社區,實踐隊成員首先被一排排風格整齊劃一的樓房和一塊塊設計精美的標語、宣傳畫所吸引,優美的社區環境不僅給小區增加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給居民帶來了縷縷文明清風。隨后,社區工作人員對實踐隊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向大家介紹了社區的基本情況 ,以及在本次實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最后,實踐隊走訪社區,了解社區居民生活變化,“社區這兩年發展很好,基礎設施各方面都很完善。”“搬進來,孩子上學方便了很多。”……走訪過程中居民介紹到。
體育使人快樂,體育塑造人格
高質量的體育公共服務有利于帶動孩子積極參與體育健身運動,增強身體素質,改善精神面貌。通過與社區內的孩子開展游戲進行互動,增強孩子健身意識,在培訓過程中尊重孩子的心理,用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想孩子所想,解孩子所需,進一步了解易地扶貧搬遷點的情況。
增強環保意識,保護優美環境
柏果樹社區因易地扶貧搬遷而成立,社區居民衛生意識薄弱,衛生習慣不好,志愿者通過知識競答,游戲互動等方式開展衛生知識普及,意在提高社區居民公共衛生意識,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推動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建設。
關愛社區兒童,傳承雷鋒精神
對該社區小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調研,了解到一些學生的課外興趣不濃烈,在學習時缺乏方法技巧,通過實踐小隊志愿者的輔導和幫助,使得這些孩子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在做作業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業輔導豐富了柏果樹社區孩子周末的生活,啟發了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提高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推廣普通話,盛開文明花
普通話推廣,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關注兒童的語言成長環境,使其逐步養成“說好普通話、運用文明用語”的良好習慣,志愿者通過趣味活動比賽,以及帶領學生朗誦詩詞、念繞口令等方式,為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推普課。在游戲和互動的過程中,提高其對講好普通話的認識,讓普通話根植于孩子心中。推廣普通話是人際交往的需要、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是促進國際交往的需要。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獲得了社區居民和小朋友們的認可,隊員們表示通過此次活動深刻體會到新時代大學生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革命精神,更重要的是用自己所學去走進基層、服務群眾,幫助和解決基層群眾的難題,同時,在服務奉獻中砥礪素質、鍛煉能力、加強本領。“青馬夏鄉”實踐隊成員紛紛表示將牢記初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