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wǎng)濟南2025年2月8日電(通訊員:李怡樂) :寒假期間,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萊畫夢”社會實踐隊走進萊蕪、章丘兩地,開展木板年畫傳承實踐活動。這支由曲師大學子組成的團隊深入鄉(xiāng)村作坊、走訪非遺傳承人,以“原汁原味傳技藝,腳踏實地守匠心”為宗旨,探尋傳統(tǒng)木板年畫的保護與傳承之道,讓承載著千年文化記憶的年畫藝術(shù)煥發(fā)持久生命力。
章丘老城區(qū)的一間青磚院落內(nèi),74歲的非遺傳承人石桂利正手持刻刀,在梨木板上雕琢門神衣袂的紋理。木屑簌簌落下,空氣中彌漫著松煙墨的醇香。“刻板講究‘刀隨線走,力透三分’,少一年功夫都出不了這韻味。”石師傅輕撫墻上斑駁的《連年有余》年畫,向圍在案前的學生們講述技藝精髓。實踐隊員們系上粗布圍裙,從選料、刨板到勾線、雕刻,完整體驗三十余道傳統(tǒng)工序。

隊員們將整理出的《萊蕪木板年畫工藝實錄》贈予當?shù)匚幕^,為這項非遺留下詳實檔案。“這些孩子肯沉下心學老手藝,老祖宗的東西就有盼頭。”看著學生們滿是墨漬的筆記本,石師傅眼中泛起欣慰。
在萊蕪紅石廣場,實踐隊開設(shè)“非遺小課堂”。老師,我能把孫悟空印在書包上嗎?"在萊蕪紅石廣場上,孩子們圍坐在年畫工作臺前,眼睛亮晶晶地盯著彩墨。實踐隊員將復雜的套色工序簡化為"神奇拓印術(shù)",讓孩子們通過拼圖式拓印完成作品。活動現(xiàn)場,200余個由學生設(shè)計、印制的生肖紅包成為最搶手的"新年伴手禮"。五年級學生小雨驕傲地說:"我要把‘福’字年畫貼在家門口,比買的有意義!"孩子們圍坐在灑滿陽光的教室里,用稚嫩的小手握住棕刷,在隊員指導下完成人生第一幅年畫。“刷墨要像春風拂面,拓印需如細雨潤土。”五年級學生小林模仿著老師的口訣,將紅紙輕覆在雕版上。

此次大學生寒假實踐活動,不僅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平臺,也為萊蕪木板年畫的傳承與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思路。曲師大學子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愛萊蕪木版年畫,讓這一古老的藝術(shù)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也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萊蕪木板年畫這一非遺瑰寶必將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