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我國鄉村的持續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各地區鄉村居民的用能偏好和能源消費模式出現顯著差異,這成為能源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因素,為我國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把脈鄉村能源消費現狀,2025年1月20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心系農情社會實踐隊在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翟王鎮馬王村開啟用能偏好調研之旅,全面摸底村民日常用能的真實圖景,了解鄉村居民的能源使用現狀、需求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影響鄉村用能偏好的因素,為制定合理的鄉村能源政策提供數據支持。(通訊員 李珂)

圖為當地農戶家庭中的煤堆。實踐隊員采訪李大爺時,李大爺表示家中每年都會儲備4000-5000斤的煤炭為過冬做準備,一般購買時間是夏季。他表示,夏季煤炭價格較冬季便宜很多,一般家庭都是反季購買。實踐隊員跟隨李大爺來到家中,幫助李大爺將煤炭進行碎塊化處理,以便適配爐具的燃燒需求。李珂 供圖

圖為生物質炊事采暖爐。走訪馬王村村民委員會,實踐隊員得知當地村委會為每家每戶都提供了生物質炊事采暖爐。這是一種燃燒生物質燃料,兼顧炊事與采暖功能的設備。相較于傳統煤炭能源,生物質燃料來源廣泛,成本較低。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有害氣體排放比煤炭等傳統燃料少,可以再一定程度上緩解由能源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李珂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與農戶李阿姨交流采暖爐使用現狀。實踐隊員發現大多數馬王村居民在使用這種新型采暖爐兩三年之后,就又漸漸回歸到了使用煤炭爐進行取暖。據李阿姨反映,這種新型采暖爐在推廣兩年之后,其燃料的價格就上漲了許多,一年購買生物質燃料的價錢已經大致與煤炭相當。而且生物質燃料儲存空間需求大,設備燃燒效率、熱傳遞效率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產品節能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大多數農戶家中的采暖爐也就漸漸落了灰。李珂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與商販交流能源使用類型。通過交流實踐隊員了解到,一小部分農戶仍在使用液化氣等較為危險的能源。液化氣主要成分丙烷、丁烷等,極易燃,遇明火、高熱則會引起燃燒爆炸。當液化氣泄漏后,造成周圍空氣局部缺氧,會引發人頭痛、頭暈、乏力等癥狀,嚴重時導致窒息死亡。這給居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李珂 供圖

圖為馬王村直飲水設施。實踐隊員發現馬王村街道上有很多直飲水設施,這種飲水設施可以為居民提供涼、熱兩種溫度的水,可以免去一部分人家燒水所帶來的能源消耗,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農村居民煤氣中毒的幾率。李珂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村委會人員。從村委會工作人員口中得知,即便鎮政府已經大力整改鄉村居民用能設施,下令停止危險能源的使用,但一些農戶家庭仍保留著長期以來的用能習慣,家中也常備液化氣罐。董一冉 供圖

圖為太陽能光伏電板。在該村落主干道旁,一戶居民屋頂上那一片片深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格外引人注目。據了解,太陽能光伏板和太陽能熱水器在馬王村已經得到了大力推廣,幾乎半數農戶家中都可以見到這種新能源設備。杜嘉潤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了解農戶新能源使用情況。調研中,民眾普遍對新能源持積極態度,超60%家庭表示愿意了解和嘗試新型能源。“俺家這太陽能板裝了有兩年咧,白天發電,夠家里照明、看電視,還能賣點電賺錢。”被采訪農戶張阿姨介紹道。杜嘉潤 供圖

圖為馬王村垃圾分類亭。馬王村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形成從垃圾收集、分類、運輸到回收利用的完整產業鏈,推動資源循環利用,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實現能源的節約和可持續利用。李珂 供圖

圖為心系農情實踐隊合照。實踐隊通過本次實踐調查對鄉村能源消費現狀和能源結構升級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為推動鄉村能源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實踐隊將繼續關注鄉村能源問題,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李珂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