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一)
山間的黃桃課堂用腳步丈量三下鄉
果果們跟隨阿姨的腳步,前方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山間。蜿蜒的山路兩旁種植著一棵棵郁郁蔥蔥的黃桃樹,黃桃被樹葉簇擁著,別在青嫩的薄葉間若隱若現,仿佛一個稚嫩的少年躲閃著路過的行人。

(圖片二)
“村里邊每一戶人家都承包有黃桃地,每年開春一段時間后就要去種植園進行翻土,等到黃桃開始發芽的時候就要進行一次全面澆水,還需注意及時排水,等黃桃葉長出來過后就要定期防蟲害,結果期要把次果剔除,熟果期前半個月也要進行一次全面澆水”,山路與桃園間的距離在阿姨詳細的知識普及講解中緩緩拉近。山間的黃桃課堂讓果果們更加深入了解到關于黃桃栽種注意事項以及生長周期的相關知識。


(圖片三、四)
桃林漫山遍野希望一望無垠
在代阿姨的帶領下果果們歷經一個多小時的山路終于看見了連片的桃林。種植園位處半山腰處的洼地中,一棵棵半人高的黃桃樹仿佛因為碩大的果實而顯得更加低矮。果果們在阿姨的安排下有序進入種植基地,這一次我們的眼睛距離黃桃只有不到半尺遠,黃桃上的絨毛都清晰可見。現在種植園中絕大多數的黃桃距離成熟大約還有十天,但整個果園已經果香四溢。



(圖片五、六、七)
上午十點的太陽稍顯毒辣,在桃林里果果們遇見了一隊給黃桃樹澆水的種植戶,果果們加入了她們的果樹灌溉隊伍,隨著土壤的濕潤果果們的紅馬甲也被浸濕。通過今天的實地調研與動手實踐,果果們切實感受到黃桃栽種過程中的不易與果農們的辛苦。

(圖片八)
鄉村振興,志愿同行。在山間林里多跑一跑、問一問、坐一坐,用腳步丈量熱土,用行動助力振興。金燦燦的黃桃成了農民豐收的金果果,“鼓”起了村民們的錢袋子。黃桃的真,果農的勤,味道的美,才是長遠的通行證。

(圖片九)
淬煉·國際商學院團總支供稿
(撰稿:周珈羽、陳文華 拍攝:“黃金果”鄉村振興促進團)
(撰稿:周珈羽、陳文華 拍攝:“黃金果”鄉村振興促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