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弘揚紅色精神,追尋紅色革命足跡,了解紅色歷史,7月18號上午,“相約沂南,齊力奮發”實踐團前往沂南紅嫂紀念館的征程。紅嫂紀念館作為一座重要的紀念場所,見證了沂南紅嫂的英勇斗爭和無私奉獻。在戰火紛飛的歲月中,勤勞樸實的沂蒙婦女在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隊身上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她們因黨的教育而覺醒進步,因翻身解放而光彩照人,因戰爭洗禮而忠貞堅韌。她們就是沂蒙根據地涌現出的獨特的先進女性群體一一“沂蒙紅嫂”。明德英、王換于、李桂芳、湖玉萍等英模人物,就是這個先進女性群體中的光輝典范。
紀念館墻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圖片和文字,記錄了沂南紅嫂的艱苦歲月和不畏艱險的革命精神。紀念館展廳里記錄著紅嫂的歷史背景以及他們在革命戰爭中的英勇事跡,讓人深感敬畏和欽佩,也更加堅定了實踐團成員熱愛國家、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信心。
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有機會親自參觀到紅軍戰士的生活用品、兵器裝備等實物,歷史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有了真實的存在感。仿佛能感受到那個年代苦難的歷史瞬間。那些紅軍戰士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犧牲和付出,并非現在人所能想象的。然而,這種無私奉獻和英勇斗爭的精神,卻給當代青年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必須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紅嫂的無私奉獻和英勇斗爭精神是這一代青年所急需的。在當今社會,追求物質享受的聲音層出不窮,人們常常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卻忽視了社會責任和集體利益。我們應當向此學習,發揚集體主義精神,關心他人,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面對困難和挫折,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勇敢面對,奮力拼搏。
沂蒙山區作為最為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在長達12年的革命戰爭中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與洗禮。根據地黨政軍和沂蒙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形成堅不可摧的革命力量,共同鑄就了“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使沂蒙根據地成為堅持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光輝典范,同時也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和這個偉大的女性群體。
這次參觀學習之旅給實踐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學習紅嫂們的英雄事跡和奮斗精神,定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愿沂南紅嫂精神在實踐團成員心中永不磨滅,為實踐團成員的前進道路指引方向。
時間:2023-07-18 作者:魏炳奇、張子涵 來源:沂見傾心社會實踐團 閱讀:
社會實踐經歷推薦
為響應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聯合頒布的雙減政策號召,進一步落實團省委《關于開展“團團陪伴·助力‘雙減’&r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讓學生了解基層工作情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升青年參與環境治理的熱情,同
金沙江流域受橫斷山脈地區地形影響,局限在南北向的狹長地帶,左與岷江流域相鄰,右與瀾滄江流域相鄰。保護金沙江對構筑長江上游生態安
金沙江流域受橫斷山脈地區地形影響,局限在南北向的狹長地帶,左與岷江流域相鄰,右與瀾滄江流域相鄰。保護金沙江對構筑長江上游生態安
為響應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聯合頒布的雙減政策號召,聚焦學科本質,助推教學教育理念深刻變革,科普數學知識文化,引導青少年感受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基層治理工作情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激發志愿服務活力,推進志愿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鼓勵和引導青年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國情、感知社情、觀察民情,7月18日,由指導老師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