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天氣有些許陰郁,幾朵云遮住了太陽,更顯莊重肅穆。正門宏偉氣派,我慢慢走近,看到的是“光照千秋”這幾個赫然顯現的大字,久久佇立凝望,思考其意義。一步步走在石階上前進,心中的敬畏感也一點點增強。陵園中央,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紀念碑通高21.35米,象征著2135名安丘籍和外籍烈士的英名萬古流芳。我走近前去仔細瞧,紀念碑的外形看起來像是四桿豎立的槍的變形組合,結合高中歷史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的知識,我想,這應該分別代表著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四個時期吧。“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安丘人民是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武裝斗爭獲得了解放。走近紀念碑,我發現紀念碑正面是毛澤東手寫體“革命烈士紀念碑”鎦金大字和“一 一五”戰役字樣。向兩邊慢慢走去,紀念碑的側面是好多好多烈士的名字,密密麻麻而震撼人心,正是他們的奮斗才使我們迎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繼續邁步前進,用心感悟紅色文化,轉到紀念碑背面,背面是毛澤東手寫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碑文,我輕輕地默念這句話,回憶起了曾經讀過的相關故事與文章,也更加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繼續向前走,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仿古對稱式建筑為革命烈士紀念堂。走進堂內,堂內展廳陳列著的是著名烈士遺物和安丘市各個歷史時期革命斗爭史料。堂內有許許多多的圖片,仔細閱讀和欣賞可以發現,圖片上展示的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五個階段41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圖片生動,令人回味。這些事跡包含著烈士們的愛國志與報國情,凝聚著烈士們的血和淚。
陵園內南北兩側為烈士墓區,整個烈士墓區植小龍柏、冬青,烘托出莊重肅穆的氣氛。
循墓靜默前行,一位位烈士的名字浮現在眼前。這里莊嚴肅穆,他們的英靈在這里安息著,他們的高貴品質和堅定節操將被永遠銘記,他們自強不息和頂天立地的精神將被永續傳承。
看著一個個烈士的名字,我的內心陷入了沉思,一座座墓碑下該是多么偉大的靈魂啊,長眠于此,卻是永生。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烈士的名字,更想起了許多自己曾經聽說過的烈士的故事。小時候聽爺爺講過烈士董平的故事,董平老家是安丘石埠子,他作戰勇猛頑強,機智靈活。在戰場上,他英勇殺敵、奮不顧身。在諸城丈義山戰斗中他右腿重傷,仍頑強戰斗,當大批日偽軍圍上來時,他拉響身邊唯一一顆手榴彈與兩個日兵同歸于盡。時年僅20歲。這樣的烈士還有許多許多,震撼于他們的英勇無畏,凝心于他們的愛國之情。我決心好好學習,增強體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有朝一日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漫漫征途,終有一歸。要離開烈士陵園的時候,我的心情突然變得沉重起來。腳步的遠去不代表心的遠去,我的心將永遠銘記這次征途,銘記那無數烈士的偉大奉獻。如今我們處在和平的大中國,已不需要去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應從紅色歷史中汲取力量,努力奮斗,做有思想、有擔當、有熱血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