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團隊成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風華映初心實踐小隊”依托青島紅色教育資源,在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展開了“尋紅色遺跡,淬紅色信仰”活動。我本人也有幸參與其中,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尋找先輩們的足跡,感受那段革命歲月。
我本以為像這種紅色紀念館中只會有寥寥幾人,然而抵達目的地后,親眼所見卻顛覆自己之前所想。整個紀念館中放眼望去全是青少年的身影,其中有很多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參觀紀念館。他們求知的眼神深深地震撼到了我,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在孩子父母的悉心講解下,他們仿佛對那些革命先烈更加敬佩了。
新中國的成長史充滿了艱辛奮斗,正是有了無數(shù)前人的付出與犧牲,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當下我們更不能忘記歷史,而小學階段教育中,父母對孩子進行紅色教育能夠使孩子更好地受到紅色精神的感染,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念。
我感慨于泱泱華夏有他們這些朝氣蓬勃,感念先烈的稚童。然而我更慚愧于自己的無知與無為,我高喊著“傳承紅色基因”的口號,然而實際上卻對自己身邊的紅色文化所知寥寥,從未主動了解過;我高舉著“發(fā)揚紅色精神”的旗幟,然而實際上卻只局限于一張張的白紙,從未落實到現(xiàn)實中去。屬實慚愧,自己身為一名大學生,實際上竟沒有一個小孩子做得好。
我深刻地自我反思了一番,發(fā)現(xiàn)自己在規(guī)劃人生的時候,便從未關注過身邊那些默默無聞的事業(yè),亦未曾設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紅色文化傳承人,而是不斷幻想自己會走進上流社會,走向世界舞臺。我雖然知道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性,但仍然抱著僥幸心理,想著這種事情總會有青少年去干,但可笑的是,我竟理所當然地忘記了自己也是一名青少年了。
之前的我總認為紅色精神距離自己很遙遠,自己對于傳承紅色基因也并沒有太深的感觸,只是因為聽到別人發(fā)揚紅色精神的口號,自己就跟著人云亦云。細細想來,我雖然也有學習黨史典故,但是卻并不清楚黨史故事背后的深遠意義和現(xiàn)實作用,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然而在經歷過共抗新冠疫情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紅色精神一直在自己的身邊,守護著整個國家的人民。正是一個個不知名的志愿者,不計回報、挺身而出,用共產黨員的本色牢牢守住社區(qū)防控陣地,助力社區(q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將紅色精神貫徹到底,才有現(xiàn)在的歲月靜好。
我認為,自己現(xiàn)在即使身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但只要用心干實事,仍能為發(fā)揚紅色精神貢獻一份力量。由于我本身便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一名學生,因此提供給自己可選擇的方式也就更加的多樣化。
一方面,我可以協(xié)同學習戲文的團隊成員一起制作紅色短視頻。憑借短視頻,給紅色精神增添解讀的樂趣,人們也可以參與紅色精神的對話與點評。另一方面,我還可以協(xié)同學習漢語言的團隊成員一起制作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憑借文創(chuàng),讓看起來高冷的紅色精神也能融入到現(xiàn)實中來。
本次社會實踐,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深入實踐,行勝于言。作為一名大學生,在傳承紅色精神的時候,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專業(yè)的優(yōu)勢,這樣才能在弘揚紅色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增加自身的閱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