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鑲技藝為威海獨有,也是我國唯一,迄今已逾百年,其高雅古樸的風格、精妙絕倫的做工令人嘆為觀止。走進位于威海民俗文化邨的威海錫鑲文化館,仿佛打開了一幅深厚雋永的歷史畫卷:錫鑲起源漫溯,錫鑲文化探究,美輪美奐的工藝品、器具、藝術畫在視線中光彩奪目,熠熠生輝。全新呈現的制作區、體驗區,更可以讓人們與錫鑲親密接觸,感受傳統非遺帶來的身心愉悅……
李老師介紹說,錫鑲就是我們用金屬錫在不同器具上進行鑲嵌。錫鑲發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錫鑲工藝的點綴下,這些古樸的茶具、看盤、花瓶等傳統器具顯得更加細致精巧、閃耀奪目。早年間,威海錫鑲不僅受到國人追捧,甚至在英國、美國等多家也廣為流行。2009年,威海錫鑲制作技藝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錫鑲制品使純手工精制工藝品,圖案雕鏤清晰、生動形象、傳神逼真、造型獨特,圖案種類繁多,涉及自然、人文及威海地方風土人情,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之美。威海錫鑲制品銷往海內外及全國多個城市,其中尤以錫鑲茶具最具特色。錫鑲茶具是用宜興紫砂陶為壺料,將錫鍛打、鏤雕、鑲嵌、拋光,經十幾道工序,精制成工藝品。茶具的鑲飾部位講究,錫片圖案美觀。如茶壺多鑲飾在壺嘴、壺身、壺蓋、壺頸處。威海錫鑲造型獨具匠心,色彩對比鮮明,圖案精美奇巧,花紋玲瓏細致,既典雅華美,又古樸端莊,具有濃郁的東方藝術特色。將錫鑲在紫砂陶器或其他瓷器上,有著一明一暗的強烈視覺對比效果,使兩種不同的材質相映成趣。在圖案設計上,威海錫鑲借鑒了民間剪紙的創作手法,紋飾的各部分在美觀的同時,又能有機地連在一起,從而能夠在器皿上形成一個統一而完整的構圖整體。
傳統錫鑲制作工藝全部由手工完成,有著一套完整而復雜的工藝,每一套工序都精雕細刻、極為講究。威海錫鑲不僅制作工藝流程復雜,而且每道工序對細致程度要求都很高,非人工不能完成。對于錫鑲記憶的傳承,李老師表示,學習錫鑲技藝不是三分鐘的熱度,需要的是廢寢忘食、創新設計的熱愛之心,唯有潛心學藝的堅守和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能化作工藝創作源源不斷的動力。

圖為錫鑲展品。 張湘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與錫鑲傳承人李江玉老師合照。 張騰霄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