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審計誕生于革命戰爭年代,是中國共產黨在特定歷史時期創造的。在物資極度匱乏、環境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審計工作者們以非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建立起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確保有限的資源用在革命最需要的地方。
張震將軍在擔任新四軍第四師供給部部長期間,建立了嚴格的審計制度,要求每一筆開支都要有據可查。他嚴謹的審計作風,為部隊的后勤保障工作樹立了典范。姚依林同志在晉察冀邊區工作期間,創造性地開展審計工作。他深入基層,實地調查,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抗戰事業上。這種深入實際、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至今仍值得我們學習。粟裕大將在指揮作戰的同時,始終重視審計工作。他要求部隊嚴格執行財務制度,杜絕浪費。在淮海戰役期間,他親自過問軍費開支,確保數十萬大軍的后勤供應井然有序。
紅色審計精神的核心是廉潔奉公、艱苦奮斗。在革命戰爭年代,審計工作者們以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嚴格的紀律要求,確保了革命事業的順利進行。這種精神在新時代依然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值得我們發揚和傳承。
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有人認為紅色審計精神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甚至有人并不了解審計這個職業,更不了解紅色審計精神。這些認識都反映出我們對紅色審計精神的理解還不夠深入。
紅色審計精神對當代審計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它告訴我們,審計工作不僅是技術性工作,更是政治性工作。審計人員要像革命先輩那樣,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敢于堅持原則,勇于擔當作為。
加強紅色審計教育是傳承紅色審計精神的重要途徑。要將紅色審計歷史納入審計干部教育培訓體系,通過專題講座、實地考察等形式,讓審計人員深入了解紅色審計的光輝歷史。
創新紅色審計宣傳方式同樣重要。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制作紅色審計主題的微視頻、動漫作品,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紅色審計故事。在黃山市和池州市,可以建立紅色審計教育基地,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
將紅色審計精神融入現代審計實踐,是傳承紅色審計精神的關鍵。審計人員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堅持原則、敢于碰硬,在審計工作中踐行紅色審計精神,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力量。
紅色審計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時代,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傳承和弘揚紅色審計精神,讓這種精神在審計工作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通過加強教育、創新宣傳、融入實踐,我們一定能夠讓紅色審計精神代代相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