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彈性預算(Flexible Budget)的定義
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協會對彈性預算的定義是“通過確認不同的成本性態,使其隨著產出量的變動而變動的一種預算”。
彈性預算,顧名思義,是一種具伸縮性的預算。它是為克服固定預算的缺點而設計的,又稱變動預算或滑動預算,是指在成本習性分析的基礎上,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有規律的依存關系為依據,按照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編制能夠適應多種情況預算的方法。
編制彈性預算所依據的業務量可以是產量、銷售量、直接人工工時、機器工時、材料消耗量和直接人工工資等。
二、彈性預算的優點
與固定預算相比,彈性預算具有如下兩個顯著的優點:
1、預算范圍寬。彈性預算能夠反映預算期內與一定相關范圍內的可預見的多種業務量水平相對應的不同預算額,從而擴大了預算的適用范圍,便于預算指標的調整。因為彈性預算不再是只適應一個業務量水平的一個預算,而是能夠隨業務量水平的變動作機動調整的一組預算。一經編制(以成本預算為例),只要各項消耗標準和價格等依據不變,便可連續使用,從而可大大減少工作量。
2、可比性強。在預算期實際業務量與計劃業務量不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將實際指標與實際業務量相應的預算額進行對比,從而能夠使預算執行情況的評價與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觀和可比的基礎上,比較確切并容易為被考核人所接受,便于更好地發揮預算的控制作用。
彈性預算的預算指標留有一定的調整余地,有關的當事人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靈活執行預算確定的各項目標和要求。彈性預算在制定預算時就考慮到了未來事項的不可預知性,只確定了行為的基本原則或范圍,實際執行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靈活性強。缺點是靈活性掌握不好就成了失控,可控性差,克制力度弱。
三、彈性預算的適用范圍
由于未來業務量的變動會影響到成本(費用)、利潤等各個方面,因此,彈性預算從理論上講適用于編制全面預算中所有與業務量有關的各種預算,但從實用角度看,主要用于編制彈性成本(費用)預算和彈性利潤預算等。在實務中,由于收入、利潤可按照概率的方法進行風險分析預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按標準成本制度進行標準預算,只有制造費用、推銷及行政管理費用等間接費用應用彈性預算頻率較高,以致于有人將彈性預算誤認為只是編制費用預算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