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數的大小與電路的負荷性質有關,如白熾燈泡、電阻爐等電阻負荷的功率因數為1,一般具有電感或電容性負載的電路功率因數都小于1。功率因數是電力系統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數據。功率因數是衡量電氣設備效率高低的一個系數。功率因數低,說明電路用于交變磁場轉換的無功功率大,從而降低了設備的利用率,增加了線路供電損失。所以,供電部門對用電單位的功率因數有一定的標準要求。
實際工作中功率因數的計算
其中:P--------有功功率(KW)
Q-----無功功率(Kvar)
S-------視在功率(KVA)
在實際中,可用電量值代替相應的功率。
提高功率因數的意義
1).提高用電質量,改善設備運行條件,可保證設備在正常條件下工作,這就有利于安全生產。
2).可節約電能,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企業的電費開支。例如:當cos?=0.5時的損耗是cos?=1時的4倍。
3).能提高企業用電設備的利用率,充分發揮企業的設備潛力。
4).可減少線路的功率損失,提高電網輸電效率。
5).因發電機的發電容量=Sn,故提高cos?也就使發電機能多出有功功率。
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
具體來說分提高自然功率因數法和采用人工補嘗法:
提高自然功率因數法:
1).恰當選擇電動機容量,減少電動機無功消耗,防止“大馬拉小車”。
2).對平均負荷小于其額定容量40%左右的輕載電動機,可將線圈改為三角形接法(或自動轉換)。
3).避免電機或設備空載運行。
4).合理配置變壓器,恰當地選擇其容量。
5).調整生產班次,均衡用電負荷,提高用電負荷率。
6).改善配電線路布局,避免曲折迂回等。
采用人工補嘗法:
可用電力電容器或調相機,一般實際上多采用電力電容器補嘗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