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壓延成型目的防止粘輥、降低熔體粘度及提高流動性。潤滑劑應以內潤滑劑和外潤滑劑配合使用,常用品種以金屬皂為主,并適當配以硬脂酸。
b、擠出及注塑成型目的降低粘度、提高流動性及易于脫模。潤滑劑一般以內潤滑劑為主,主潤滑劑一般以酯、蠟配合使用。
c、模壓及層壓成型以外潤滑劑為主,常用品種為蠟類潤滑劑。
d、糊制品的成型潤滑劑用量較少,以內潤滑劑為主,并以液體潤滑劑為宜。
(2)依不同制品選用
——軟制品
軟制品中因含有大里增塑劑,而增塑劑大都兼其有優良的潤滑性,所以潤滑劑的用量較少。
a、在透明膜配方中,選用金屬皂類和液體復合穩定劑,配合使硬脂酸(用量小于0.5份)。
b、對于吹塑膜,為防止粘連,可選用硬脂酸單甘油酯。
c、在電纜料配方中,如加入填料,可采用高熔點蠟0.3~0.5份為潤滑劑。
——硬制品
潤滑劑的使用量大于軟制品,對潤滑性能要求較高。
a、透明無毒制品如吹塑瓶及透明片材等,常用的有OP蠟、及E蠟等,加入量為0.3~0.5份,也可與0.5份硬脂酸正丁酯或0.5份硬脂酸配合。
b、不透明制品如板材及管材等,常用金屬皂、石蠟及硬脂酸并用。金屬皂加入量為1~2份,石蠟及硬脂酸加入壁為0.3~0.5份。
(3)共混樹脂的影響
a、為改善PVC的沖擊性能,常共混ABS、CPE及MBS等樹脂;但由于這些共混樹脂與潤滑劑相容性大,故需相應增加潤滑劑使用量。
b、為改善PVC的表面光澤,常加入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也需要相應增加潤滑劑用量。